2015年08月19日

房县产业扶贫六大典型模式

2015/8/19

酒 香 酿 就 小 康 梦
——土城黄酒产业“统分经营”模式

房县黄酒民俗村位于土城镇土城村,当地群众历来就有酿造黄酒的习俗,全镇从事黄酒生产的农户达200多户,初步形成了以“三碗不过岗”为龙头的黄酒一条街。为加快农民脱贫步伐,该村采用“统分经营”模式发展黄酒产业,带动广大群众脱贫致富。
一是成立合作组织。2014年,该村成立了黄酒专业合作社,入社103户,入股58户,每股50元,共入200多股,最大股东40股。
二是与企业合作。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积极与庐陵王酒庄合作,合作社采取“统一原料供应、统一生产工艺、统一注册商标、统一包装标识、统一购销推广”的方式,由农户分户酿造黄酒,庐陵王酒庄包装销售,打造品牌。
三是股金分红。合作社以7.5元/斤从农户收购,以8元/斤出售给庐陵王酒庄,每斤提成0.5元,提成部分的60%用于股民分红,40%作为合作社运营管理成本。2014年合作社收益20万元,其中股民分红12万元,每股106元,户分红最高4240元,加上收益分红,获利1万余元。
四是基金担保。为解决贫困群众启动资金问题,该村一方面与妇联、工会、扶贫办、人社局等部门协调争取政府贴息贷款120万元,提供给20多户贫困户,每户5万,使用期限2年。另一方面,成立基金担保协会,筹集20万元注入农商银行作为担保基金,通过放大效应,为农民担保贷款200万元,缓解了资金压力。
2014年,通过发展黄酒产业,带动了50多户贫困户实现脱贫。2015年,可销售黄酒1000万斤,实现产值1亿元,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可带动70户贫困户脱贫。
未来三年,县政府计划投入资金8000万元,全力支持黄酒产业发展,推动黄酒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升级,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争取实现整村脱贫。一是建设黄酒酿造传统工艺展示厅、黄酒博物馆、酒庄等;二是采取农户自筹和政府补助相结合的方式,改造特色民居,优化生产生活环境;三是建设特色农产品售卖节点30个;四是开发黄酒派生旅游产品,建设体验式农家乐、蔬菜基地、茶园等,形成多元旅游消费,实现住特色屋、品农家菜、喝土黄酒,切身感受农耕文化,打造中国黄酒民俗村。

黄土地上绽放的“菌”姑娘
——土城镇龙坪村食用菌产业“园区+”模式

土城镇龙坪村位于房县北部,是远近闻名的耳菇生产之地。全村共有502户1768人,其中贫困人口279户662人。为加快贫困群众脱贫步伐,该村采用“园区+”模式发展食用菌产业,带动广大群众增收致富。
一是成立专业合作社。2010年,由县供销社发起,该村成立了房县土城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入社186户,注册资金500万元,目前合作社已被评为国家级示范社,获得扶持资金80万元。
二是股份制经营。2014年,该村引进十堰武当山珍系列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参与股份经营,其中县供销社占股40%、武当山珍占股40%、龙坪村占股20%。龙坪村86户入股,每股50元。
三是园区化管理。累计投资近500万元,建成了100亩食用菌园区,配套了拌料场、储藏室、冷冻库、钢架大棚等设施,购置了节能环保煤柴两用灭菌锅、自动化装袋机、木屑粉碎机等设备,按照园区“统一装袋、统一灭菌、统一接种、统一养菌”模式,培养商品菌棒,以4.2元/棒(成本3.5元、基础设施费0.7元)价格出售给农户分户管理。园区统一提供场地、大棚等设施,农户负责管理采摘,合作社负责产品收购、储存、销售,承担了全部风险,农户生产“零”风险。
四是基金担保。武当山珍公司注入农商行50万元作为担保基金,按10倍放大反贷给农户作为生产资金。目前,已有22户向农商银行申请贷款110万元。
五是农超对接。利用合作社“大燕”牌商标和武当山珍公司“武当山珍”牌商标的双品牌效应,积极开展农超对接,与武汉中百仓储集团等全国大型连锁零售企业签订了供需协议,产品销往十堰、襄阳、武汉、上海、西安等地。
在食用菌产业拉动下,2014年,全村100多户利用山林资源向园区供应菌材,户平增收5000元以上;园区带动农民就近打工10000多人次,实现打工收入100万元。目前,直接从事食用菌生产农户22户,发展食用菌60万袋,其中精准扶贫对象17户,发展食用菌19万袋,户平增收4万元以上,顺利实现脱贫。2015年,该村计划新纳入精准扶贫对象30户,力争园区生产规模扩大到100万袋,实现产值720万元,带动更多贫困户脱贫。

赶 着 羊 儿 奔 小 康
——门古寺镇项家河村“四包”养羊模式

门古寺镇项家河村位于城西30公里处,全村10个村民小组674户3143人,其中贫困户298户876人。该村山场辽阔,有宜牧草场4万多亩,饲草资源丰富,年产农作物秸秆4000吨以上。2013年,村支部书记方必春集中32户养殖户,成立了房县春润山羊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筹资100多万元,流转土地山场1000多亩,建羊舍4栋1500平方米、饲料仓库220平方米、生活用房4间,购买种羊200多只,购买饲料加工机械2套,开始发展山羊产业。为了带领全村农民脱贫致富,合作社吸纳有养殖意愿但无经验、无资金的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并提供“四包”服务。
一是包技术。对合作社养殖户实行“统一防治技术、统一供应疫苗、统一驱虫、统一阉割、统一饲养管理”服务,疫苗和药物收取成本费,其它全部免费。
二是包供种。对资金困难的养殖户,由合作社统一组织调剂提供种羊。共向30户养羊户提供30只波尔种公羊,同时,以投母还仔方式向6户贫困户提供波杂能繁种母羊30只,养殖收益归养羊户所有。
三是包饲料。精饲料由合作社统一采购原材料、统一配方、以成本价统一供应给养羊户。青饲料由合作社收购农作物秸杆,经过揉丝、青贮、打包、存放后,以成本价供应给贮料不足的养羊户,保障饲料充足。
四是包销售。为保证山羊有稳定销路,合作社与山羊经纪人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签定购销协议,分季节集中组织销售,售羊收入全额向养殖户兑付,合作社不收取任何利润。
“四包”服务模式解决了农民养羊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部分贫困户通过养羊获得了稳定经济收入,涌现出了席良兵、杜德龙等一大批养羊能手。同时,合作社向周边群众提供羊粪,发展绿色无公害蔬菜、瓜果、粮油等,促进了农村经济多元化。2014年,合作社出栏山羊200多只,实现收入16.2万元,29户贫困户脱贫。目前,合作社已发展养羊户97户,其中饲养量200只以上大户12户,现存栏山羊2890只,其中能繁母羊1758只。
2015年,合作社争取到湖北省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推进草场项目,总投资550万元,拟在项家河村全面推行天然草场改良和人工种草,采取“放牧+补饲”的山羊饲养方式,按照“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打造山羊养殖脱贫致富路。

上一条:精准扶贫 不落一人 决战贫困 同步小康
下一条:没有了
分享到

© 2017 今日房县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