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5月21日

在希望田野上抒写豪迈——记“红旗单位”房县农业局

2010/5/25 作者 通讯员 杨可

近年来,房县农业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以服务三农为己任,以争创一流为目标,克难奋进,开拓创新,部门职能作用充分发挥,呈现出了“事业进步,单位发展”的良好局面。2009年,县委、县政府授予县农业局“全县红旗单位”,先后被授予“全省农业产业化先进单位”、“全省绿色食品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基层农技体系建设先进单位”、“全市基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面对这些成绩,局长张祖元说:“职能弱我们不怕,只要认真履行职责,多为农民办实事,办成事,做到有为就有位”。
稻花香里说丰年
房县素有“十年九灾”之称,近三年来,自然灾害频繁发生,2007年发生严重干旱灾害,2008年发生50年一遇的冰冻雪灾,2009年发生低温阴雨灾害。房县农业局把确保粮油生产安全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来抓,立足科技抗灾,大力实施粮食科技丰产、万亩玉米高产创建、万亩水稻高产创建、地膜覆盖、植保防治等五大工程,年推广地膜水稻5万亩、地膜玉米6万亩、开展优质稻生产1.5万亩,提升种植水平,提高单产,增加总产。高产攻关示范,水稻最高亩产达852公斤,玉米最高亩产达825.5公斤,创全省记录;开展农业执法,维护农民利益;争取良种补贴,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了粮食生产安全。2009年全县粮食面积、产量分别达62.07万亩、16.4万吨;油料面积、产量分别达13.81万亩、1.4万吨,粮油生产连续六年实现双增。
茶药虾香话增收
依托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不断调整,大力实施“一村一品”,农业结构进一步调优、品牌调好、效益调高,特色产业呈现强势发展势头,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狠抓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抢抓国家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规划政策和省政府将我县茶叶、药材列为优势板块机遇,发展壮大产业基地,提升产业质效。三年来,新发展茶叶基地3万亩,新发展面积居全市之首,总面积达6万亩,百里茶叶长廊初见雏形,名优茶产量成倍增长,“神农绿茶”品牌效益充分发挥,2009年茶农仅采茶增收500万元以上;全力打造第一地道中药材基地,药材面积稳定在10万亩,神农中药饮片通过GMP认证,中药饮片厂正式投产,年产值4000万元;强力推进万亩稻虾连作示范增收工程,面积达1.1万亩,被省发改委、省农业厅列为重点支持项目。
壮大农业企业。培植服务龙头企业,2009年神农本草中药饮片厂获得了省级龙头企业称号,房县红塔粮油收储公司和房县神驹山食品有限公司获得了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称号,全县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8家。全县共有14家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同农民签定农产品生产或购销合同,合同基地面积达到20万亩。农业企业发展带动了产业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
推进农业品牌建设。品牌就是农产品竞争力。围绕发展效益农业,组织一批农业企业开展质量认证工作。目前全县农产品认证品牌总数达到35个,“房县黑木耳”、“房县香菇”通过农业部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和国家商标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房陵本草”牌丹参、“房陵”牌豆油精、“神武山珍”牌黑木耳、香菇荣获2008年度湖北名牌产品。我县农产品品牌规格不断上升,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农产品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不断提高。
抓培训拓宽增收渠道。以实施阳光工程培训为载体,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农广校”作用,开展农民技能培训、特色产业实用技术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年开展农民技能培训25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1万人,创劳务收入8.5亿元。
科技沙场大点兵
近几年,县农业局以开展科技进村入户为载体,遴选培训科技示范户2000多户,采取科技培训、示范、宣传、技术承包、科技联系点等形式开展技术服务,有效地解决了农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瓶颈制约,地膜覆盖、测土配方施肥、病虫防治、林药套种、茶园标准化生产技术、稻虾连作生态种养模式、高效精简栽培等实用技术入户率、到田率分别达到90%、95%以上。推广的地膜覆盖技术国内领先,成为房县农业科技名片,多次派技术组到辽宁指导覆盖技术,水稻、玉米高产攻关通过省专家组验收,创全省记录;实施测土配方施肥60多万亩,肥料利用率提高5个百分点,年为农民节本增收1200多万元;加强农作物病虫测报,成立机防组织53个,购置机动器210台,建立三级病虫防控网络,全面提升全县病虫害防治水平。2009年房县发生尺蠖灾害,准确测报,及时向县政府报告,启动防治应急预案,有效扼制了虫害,减轻损失;全年兴办各类示范30多个、10余万亩,办培训会100余场次,现有30多名农技人员开展技术承包3万亩特色产业示范基地。
树立形象谋发展
坚持从规范管理入手,抓班子,建队伍,着力提升农业局形象。一是抓班子、聚人心。在班子成员中深入开展“作表率、聚合力”活动,做到了主要领导身先士卒、班子成员同心协力,形成了风正气顺、狠抓落实的良好局面。二是抓体系、强服务。对乡镇农技中心实行“派驻制”模式,农技中心活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全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现场会与2010年1月在房县成功召开,房县被列为全省首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项目县示范县。三是抓队伍、树形象。坚持从学习培训、转变作风抓起,积极开展农业知识技能培训,深入开展“落实年”作风建设活动,着力培养素质高、技术精、作风硬的农技队伍。四是抓机制、提效率。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严格实行目标综合管理,做到了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形成了想干事、多干事、干成事的浓厚氛围。



图为张祖元局长(左一)在野人谷镇组织机防队防治尺蠖虫害。
上一条:审计结果表明房县土地整理改造项目资金赢得三大效益
下一条:修 改
分享到

© 2017 今日房县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