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群众不但“有房住”更能“住好房”
2025/10/9
本报讯 (记者代世旭 刘臣) 国庆期间,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穿行在西关印象,体验诗经文化,品尝黄酒醇香。昔日的棚户区已华丽转身,成为集文化体验、商业消费与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近年来,我县城乡居民居住环境不断改善,实现了从“有房住”到“住好房”的历史性跨越。
西关老街,始建于唐,成于宋元,盛于明清。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演变为基础设施陈旧的棚户区。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可持续发展、造福子孙后代的角度出发,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坚持规划先行,高起点设计,竭尽全力保留原始风貌,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西关印象街区历时2年半建设,5年运营,已从鄂豫川陕的古盐道发展成为如今广迎四方游客的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是“人、产、城”融合发展的文旅典范。
在乡村振兴好政策的助推下,变化的不仅是城区,乡村的整体面貌也发生了巨大改变。姜文凤家住姚坪乡庆口村二组,以前居住在库区滑坡体上的危房里。2017年,国家实施移民避险解困项目,她和村民们告别危房,一同搬进了新建成的移民小区。小区水、电、路、讯、网等基础设施完善。
“现在政策好了,只要有经济头脑,就可以增加收入。”姜文凤说,搬进新房子,生活就要有新变化。 这些年,丈夫在外务工,她在家里经营着小超市,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下转第2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