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酒香撬动县域振兴 千年传承“酿出”富民路
2025/9/10
本报讯 (通讯员胡蝶 杨松竹) 我县素有“中国黄酒之乡”的美誉。面对传统黄酒产业标准化不足、产业链不完善、市场竞争力较弱等转型挑战,近年来,我县立足深厚文化底蕴和产业基础,通过“精准政策引导+科技深度赋能+产业全域融合”模式,推动黄酒产业实现转型升级;以全产业链思维推动传统产业注入科技与文化元素,成功将黄酒产业打造为富民强县支柱产业,探索出了一条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政策与资金双轮驱动,夯实产业发展基础。设立黄酒产业专项扶持政策和产业基金,重点支持企业技改、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实施“链长制”,由县领导牵头协调解决黄酒产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推动形成“龙头企业+产业联盟+农户”的协同发展机制,有效提升黄酒产业组织化程度和抗风险能力。
科技赋能生产,筑牢品质硬支撑。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我县深化与江南大学等高校的合作,联合攻关制曲工艺、发酵控制等关键技术,成功应用碳化硅陶瓷膜过滤技术,有效解决传统黄酒保质期短、受季节制约的难题;构建覆盖“原料、加工、物流、销售”的全链条溯源体系,对18项关键指标实施强制检测,核心产区糯稻标准化种植率超过90%;投入7000万元建设智能化生产基地,引进智能温控发酵系统和自动化灌装线,实现产能提升20%,推动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
创新物流渠道,打通产品出山通道。构建“1个县级处理中心+20个乡镇服务站+281个村级服务点”三级物流网络,使物流时效提升30%,成本降低10%,年节省运费近千万元;推出“8元寄全国”普惠邮路政策,并定制温控冷链专线,单周寄递量最高突破5000斤;线上线下融合拓展市场。线下渠道进驻大型商超和星级酒店,并在北京、上海等城市设立品鉴中心。线上成立电商运营中心,入驻抖音、天猫等平台,通过直播带货年销售额突破7000万元。
文旅融合增值,激活消费新场景。深入挖掘《诗经》文化,开发出“关雎”“蒹葭”等28类文创黄酒产品,连续举办“诗经黄酒文化节”“黄酒文化月”等活动,打造“房县黄酒,敢为天下鲜”黄酒品牌,活跃文旅消费市场;打造“土城黄酒村”“三海黄酒小镇”等农文旅融合项目,年吸引游客逾50万人次;积极探索“黄酒+康养”模式,研发黄精养生黄酒,建设黄酒主题温泉度假村,不断拓展黄酒产业增值空间。
目前,全县有黄酒生产企业17家、标准化酿造作坊276家,年产黄酒10万吨,全产业链产值突破40亿元,带动2万农户户均年增收1.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