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精“点绿成金” 林下经济富乡村
2025/8/25
本报讯 (通讯员高薛) 近年来,我县依托生态资源,以特色产业为抓手,通过科技赋能、三产融合与机制创新,成功探索出一条依托“房县黄精”道地药材,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生态发展新路径。
面对林地资源丰富与产业效益低下的矛盾,我县成立黄精产业专班,统筹12个部门协同推进,连续三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黄精种苗繁育与标准化基地建设;以黄精产业为突破口,构建“林下种植、精深加工、文旅融合”全产业链,推广“林药套种”“粮药套种”等复合模式,土地收益实现翻番。尤其“林药蜂”立体种养模式显著提升黄精品质,其多糖含量达药典标准1.8倍;与武汉大学等十余家科研机构合作,推动黄精标准化种植比例提高至38%,亩产突破3000斤,并稳步推进生产机械化。
为实现三产融合,我县夯实产业基础,现有种植规模3万亩,年育苗能力1万亩,通过“六统一”管理带动2.5万农户规模化生产;加工培育7家精深加工企业、55家初加工厂,开发黄精茶、黄精咖啡等30余种产品,并积极研发特医食品等高附加值产品;着力打造区域公用品牌“中国生态黄精名县”,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拓展研学康养旅游新场景。
目前,全县已建成万亩黄精示范带和多个高标准种植基地,打造2个黄精特色乡镇、14个专业村,黄精科普馆与研学基地年接待游客突破10万人次。今年1至5月,产品销售额已超6000万元,同比增长20%。通过“薪金+租金+股金”的“三金”模式,带动2.5万农户户均年增收超过1万元,生态产业正成为群众增收的“绿色银行”。预计到2030年,房县黄精全产业链产值将达10亿元,带动生物医药产业突破百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