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诉即办“有温度” 未诉先办“提速度”
2025/4/7
本报讯 (通讯员李丰竹) 从修补道路坑洼到化解邻里纠纷,从解决噪声扰民问题到保障民生安全,基层治理千头万绪,如何让群众诉求“一呼即应”?近年来,我县始终秉持“群众诉求无小事,热线问题热心办”的宗旨,以解决群众诉求为导向,以确保群众满意为目标,将“12345”政务服务热线作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重要渠道,不断优化办理流程,提高服务能力,推动“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延伸,推进热线办理工作取得新成效,切实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高位统筹,打造民声响应“主阵地”。坚持高位推动,在平台系统建设、联动机制建立、政府购买服务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针对疑难诉求,实行领导包案、提级督办,为推动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依托网格平台,成立“房县社情民意信息一体化服务中心”,推动民情、社情、警情、访情、舆情信息涉及部门数据整合、集成共享,做到信息全收集、问题全掌握、投诉全解决。
提质增效,构建诉求解决“快车道”。坚持在办事流程上做“减法”,在办事速度上做“加法”。以“精准研判、高效办理、闭环管理”为核心,及时受理群众各类诉求,确保群众诉求能够第一时间协调解决;建立“13类重点诉求+三级风险评级”机制,通过部门初筛、中心研判、领导交办,实现工单精准派发;聚焦“堵点”“痛点”“难点”问题,实行提级办理机制,由县分管领导牵头,通过顶格调度、集中会商、现场交办等方式逐个分解落实。
创新协同,探索多元共治“新图景”。创新“热线+”模式,探索建立“热线+嘹亮人调解”“热线+网格”“热线+督查”等群众诉求化解机制,凝聚多元力量,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通过大数据梳理、纵向对比、横向分析,汇总各类民生问题及高频重复问题,及时掌握群众关心关注的事项,提前谋划,精准施策;组织各乡镇、各部门通过入户走访、面对面交流等形式积极收集各类潜在的问题和民生需求,将矛盾纠纷排查触角延伸至每家每户,坚持抓早抓小、应调尽调,实现未诉先办。
2024年,累计受理群众诉求1.4万件,实现诉求响应率100%、回访满意度98.3%,群体性、反复性难题化解率超90%,真正将群众“问题清单”变为“满意清单”,交出了一份有温度、有速度、有力度的“民生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