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2日

土城镇 春播“软黄金” 走上致富路

2025/4/2

村民在黑木耳种植基地封装菌袋

本报讯 (记者刘晶晶通讯员汪幸) 近日,记者在土城镇通省村的黑木耳种植基地看到,村民们正抢抓农时开展春播作业,为新一年的丰收播下希望。

土城镇通省村的黑木耳种植基地里,村民们趁着晴好天气,抢抓农时,尽快将5万个菌袋种植进地里。一排排菌袋被整齐地摆放在田间地头,横向成排,纵向成行,静待着五月朵朵木耳的尽情“绽放”。

考虑到春季昼夜温差较大,为了保护菌袋,村民们十分细心地为菌袋盖上了草席,为菌袋保湿,并且在夜间增加温度。

“今年我种了5万袋,今天雇佣了37个工人。大概还需要种植两次,雇佣50个工人。”正在基地里忙碌的种植大户王综平告诉记者,今年预计产量可达6000斤,按照目前市场行情,收入相当可观。

如今,通省村形成“村有当家产业,户有增收门路”的良好局面。在菌袋摆放和黑木耳采摘的繁忙时期,周边的村民都在基地打工,日结工资。小小的木耳,成功带动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稳稳地端起增收致富饭碗。

“往年都在外头打工,现在在家门口种木耳,一天就能挣一百多块钱。”村民张守华激动地说。

产业兴旺离不开技术支撑。房县天禾菌业作为当地食用菌龙头企业,建有2000平方米的食用菌菌种研发中心和10000平方米的菌种菌包加工车间,年菌袋生产能力达1200万袋。同时,企业还为农户提供全程技术指导,有效降低种植风险。

“目前有40多家种植户,每家都有培训技术员,出现问题能及时到田间指导,确保农户有个好收成。”房县天禾菌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唐磊介绍,公司今年已生产菌包350万袋,目前已全部售出。

近年来,土城镇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围绕产业强镇目标,用好用活“产业链”政策,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打造集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产业链,探索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目前,土城镇有食用菌企业1家,木耳种植户48户,年发展地栽木耳800万袋,让小木耳成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上一条:把握重点创新模式强化整改 为服务支点建设提供审计保障
下一条:化龙堰镇 以“桃”为笔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分享到

© 2017 今日房县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