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26日

房县的桥

2025/3/26 作者 ◎ 任高

世上的桥,千千万万。有个调侃的脑筋急转弯这样问:什么桥下面没有水,答案自然是立交桥和天桥。我今天要说的就是桥下有水的桥。

我的家乡在房县县城,群山围拥相抱,四水流来环绕。城南流过来的河叫小河,从城西流过来的一条名叫彭峪河,与城北流过来的磨石沟河和堰河,四水相挽,绕城一圈,人们叫“四水朝堂”,汇成宛如玉带的马栏河。然后缠缠绵绵、浩浩荡荡地扑向南河,汇入汉水。古往今来,这几条河流曾为房县人民带来了几多欢乐,几多忧愁?

记得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环城河上,只有西城门河上架有一座木桥,桥下是木墩,桥上是木板,桥两边是木质栏杆,人走在上面摇摇晃晃。但它却方便了县城与西关街和西乡居民的来往,人们欢喜地称之为“安乐桥”。

在城西边和北边的河面上,连木质桥也没有,只是每逢枯水季节,人们在浅水处搭上石步(每隔一步远搭一个石墩),或搭建简易的木板桥,每遇到河道涨水,木板或石步就被水冲走,每年如此,搭了冲,冲了又搭,有时还冲毁了堤岸、房舍和田园。当年政府也曾多次组织对环城河水进行治理。无奈受当时建桥材料及交通条件的诸多因素影响,想建大桥,多年未能如愿。人们只能想桥念桥,望河兴叹。

斗转星移,时光飞逝。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环城河上的大桥,如雨后春笋般一座连一座拔地而起,横卧碧波之上,有的是扩建加宽,大多是新建。最近我特地把每座桥都走了一遍。

在不到20公里的环城河上,竟有13座桥,这些桥梁,大多以所在地段命名。每座桥都有不同的特质和风采,有的桥墩是孔洞,五孔、六孔、七孔以上都有;有的桥是平面,也有拱形。有的是扩宽桥面或双桥连体。有的桥面是双向两车道,也有双向四车道。特别是新建的关雎桥和西河乐园大桥、半岛湾大桥,建桥者以匠心和工艺智慧,在桥两侧的人行道上,建起木质结构的亭台楼阁及长廊,雕梁画栋,绘有花草鸟兽,书有“《诗经》故里”四字及诗祖尹公创作的名篇,如《大雅·烝民》《江汉》《大雅·嵩高》等,他们给桥赋予了灵魂和生命。

一桥一风景,一桥一魅力,有的打扮装束如青春少女般靓丽,有的简约朴实而唯美。过往者无不驻足,或诵读《诗经》之歌,或观其人文之美,或赏其水桥相融的意境。更有智者,在环城河上构筑起四级橡皮坝,把河水揽绾成四段,把水患变水利,可管可控,四坝高低错落,湖水如镜,坝上泻瀑,飞珠溅玉,波光粼粼。每到夜晚,河两侧的灯光旖旎,岸旁的高楼大厦,倒影幢幢,月亮倒映在水中,微风一吹,随波闪动。天上人间,交相辉映。

在桥的两端,杨柳依依,鸟鸣枝头,鲜花怒放,有桃花园、樱花堤点缀其间,像是上天赐予的华丽饰物,更加彰显了桥和水的旖旎风光。还有为桥而生、为桥而兴的广场、乐园。每到夜晚,居民群集,乐者操起琴弦笙管,声律悠扬;歌者唱响夜空,激荡飞扬;舞者舞姿翩翩,四方惊艳。

环城河上的每一座桥,看似平凡普通,都是这座小城变奏曲上的一个音符,不管是主角或配角,热闹或寂寥,都能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世界。桥上流转的是人间沧桑,桥下流淌的是诗意远方。每座桥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凝聚着房县人民艰苦奋斗的精神,凸显着房县城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人们说,环城河上的桥,像一束束彩色的经纬丝线,为房县织就了一个交通大网络,把此岸和彼岸,城市和乡村,公路和铁路连接起来,互联互通,支撑起东西南北中的脉动。

桥是智慧的结晶,高架其上,万车如织,分流而行,绘就一幅流动的和谐画卷。桥,也是胸怀的象征,一桥横卧,百路贯通,心手相连,共筑通达之梦。

悄然间,我们已踏上一条通往璀璨未来的诗意之旅,步履轻盈,心怀希望。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柳叶随风拂碧水 满城尽染春意浓 (邹怡 摄)
分享到

© 2017 今日房县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