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小花菇:金秋时节绘“丰”景
2023/10/16
本报讯 (通讯员任爱琼) 秋日明媚,也到了丰收时节。在沙河乡火光村,村民张德军在自己的食用菌大棚内和乡亲们忙着对种植的冬菇进行采摘、装筐。采摘时间从今年10月初开始,一直持续到明年“五一”。
这只是沙河乡发展冬菇的一个缩影,沙河乡作为我县东部边远的农业乡镇,食用菌产业是该乡兴乡富民的主导产业。截至目前,已经发展袋料香菇700万袋,椴木香菇5000架,实现产值6000万元。沙河乡已成为远近闻名的香菇特色小镇、全省食用菌生产优秀基地。
截至2022年,全县已发展段木香菇5万架,代料香菇4000万袋,香菇总产量折干5500吨,其中菌盖直径1.5至4.2公分的花菇被称为房县小花菇。房县小花菇总产量在600吨左右,段木小花菇总产量为50吨左右。
房县小花菇是香菇中的上品,具有“外形圆整、肉厚、爆花色白、龟裂纹深、柄短、口感爽滑细嫩、香味浓郁”等特征,是中外名菜不可缺少的佐味佳品,被营养学家冠以“菌星”“菇中之王”“素材之荤”“营养元素之宝库”等美誉。早在公元684年,我县就有了香菇生产。据清代《房县志》记载,唐中宗李显(庐陵王)流放于房州(房县)回京后,钦点“香菇”作贡品,由此推动了香菇生产。
在央视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脚步》中也有推荐房县小花菇,我县地处鄂西北深山腹地,位于秦岭和大巴山过渡地带,正处在被专家誉为耳菇生产的“黄金线”上,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孕育了房县小花菇的独特品质。早在2006年,房县香菇就分别通过国家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2008 年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不仅在国内深受欢迎,在东南亚港口码头,在欧盟地区法国、意大利、德国的餐桌上,到处飘散着它的味道。2020年9月,中欧地理标志互认协定,房县香菇入选首批保护名录。
为进一步提高房县小花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我县将举办中国•房县小花菇品牌推介活动,让这个汲天地之灵气,藏匿在青山绿水间的神奇瑰宝,走出房县,走往全国,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