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生活垃圾分类 助力城市文明建设
2023/8/9
本报讯 (通讯员王秀玲 黄凤) 近日,一座座垃圾分类站在城关镇唐城路、晓阳路、吉甫路等部分路段相继“亮相”。它们上方标注有垃圾倾倒口和垃圾类别图示,下方根据图案所示,内置了不同类别、不同颜色的垃圾桶,方便居民将垃圾“对号入座”,有助于提高垃圾分类投放的准确率。
标识清晰、主题突出的垃圾分类站,能够有效地引导居民分类投放垃圾。在有些垃圾分类站旁边,还精心配置关于垃圾分类的创文公益广告,向市民群众宣传和普及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提升群众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和投放准确率,推动群众习惯养成和文明素质提高。
垃圾分类,一头牵着民生,一头连着文明。近年来,我县把生活垃圾分类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高位谋划、综合施策,不断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推动群众习惯养成,逐步形成“政府主导、部门牵头、试点带动、全民参与”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格局。
为做好我县垃圾分类工作,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生活行为规范,县城市管理执法局除了在城区因地制宜、分别设置垃圾分类桶、垃圾分类箱和垃圾分类站外,正在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体系,以打造高标准垃圾分类示范点,以点带面、以少带多,持续巩固垃圾分类工作。结合“下沉社区共同缔造”和“清洁房县”等活动积极发挥党员干部、机关带头示范作用,带领广大群众共同参与垃圾分类,让垃圾分类工作一点一滴融入群众的血脉中、渗透到文明的生活中。
垃圾分类是一项全系统、全链条工作,如何分得清、收得齐、运得走、处理好,决定着能否真正取得实效。我县积极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体系。5月11日,房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正式投产,彻底改变了全县垃圾填埋处理方式,打造全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与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网络“两网融合”的标杆和示范;推动实现生活垃圾应收尽收、全域覆盖,达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处理效果。
为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房县积极探索新模式,实施积分奖励、物品置换、垃圾回收等激励政策,积极引导广大居民了解、支持、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同时开展垃圾分类宣传进学校、垃圾分类知识宣讲进社区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垃圾分类宣传氛围,让垃圾分类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