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3月28日

沙河乡 特色种养拓展增收致富门路

2022/3/28

本报讯 (通讯员任爱琼) 近年来,沙河乡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圈里养满、地里种满、劳力用满”产业发展要求,结合实际,打造特色种养乡镇,为群众增收致富拓展门路。

依托现有基础和规模优势,食用菌独占鳌头。近年来,沙河乡坚持香菇产业主导地位不动摇。目前,全乡共建成食用菌园区15个,占地面积250余亩,建设香菇大棚758个,食用菌规模达到580万袋,年收益5000余万元,食用菌种植“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的格局已基本形成。全乡500余户村民,通过土地流转的租金、基地务工的薪金、入社发展的股金、政府奖励的奖金和自己种植出售的收入,食用菌为每户带来20000元以上收入。

利用地形条件和区位优势,养殖业不甘落后。沙河乡因地制宜,建成规模化养殖场6家,发展养殖生猪6000头、山羊5000只、肉牛2000头,玉兔5000只,梅花鹿300余只,带动800余户农户户均增收4000元。“采用循环立体发展的模式,现在养有300头猪、200只羊、20000尾鱼,种有5亩青草,将养猪、养羊、养鱼结合起来,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保护沙河乡的生态环境。”在邢家湾村发展的湖北益园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广军说。

根据气候条件和生态优势,种植业齐头并进。该乡因势利导,共发展茶叶3000亩、烟叶2500亩、药材3000亩、胭脂米500亩、羊肚菌100亩、苗圃基地1000亩。先后争取资金5000余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300余亩、堰塘6个、沟渠9公里、铺设机耕道6公里,实施石漠化治理100余亩,农业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同时,通过党员干部示范带动,加强技术指导;开展送科技下乡、召开现场会、举办培训班等方式,培训农民1000余人次。

上一条:我县全力推进5G通讯基站建设
下一条:修水渠 保春耕
分享到

© 2017 今日房县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