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房县
2021/12/24
一个县,以两千多年的历史让世人翻阅;
一个县,以五千多平方公里的地域任云水穿梭;
一个县,以八千六百四十吨日流量的温泉令古今赞誉;
一个县,以四百三十八万立方米的活力木蓄积量被称为“中国的生态心脏”。
这,就是湖北房县。
房县的美,与生俱来,如诗如画;
房县的美,得天独厚,恰到好处。
“纵横千里,山林四塞,其固高陵,有如房室”,这是房县的容颜;
“秦陕咽喉,荆襄屏障”,这是房县的身姿;
四大水系,一千二百六十一条河流,这是房县的灵韵;
二十个乡镇,二百八十五个村委会,五十余万人口,这是房县的胸襟。
华夏文明的远古流淌;《诗经》民歌的世代传唱;
自酿黄酒的回味悠长;花菇木耳的味蕾飘香……
古往今来,千里房县,何以聚天地之灵气,承千古之风雅,让至者留恋,令离者怀念?
金城千里 积厚流光
以历史的名义看房县,它或淡雅或繁华的过往,是岁月沉淀的厚重。
《史记·五帝本纪》中载“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
舜继位后把丹朱封到房地为诸侯。丹朱死后,其子“陵”世袭封地并以封地为姓,便是“房陵”的最早来历。
从西周的房子国到春秋时期的“防渚”,再到秦朝的“房陵县”,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沧桑,至明朝洪武十年定名为“房县”,沿用至今。
穿越历史的烟云,房县,可谓人杰地灵。
这里,曾是中国古代四大流放地之一,史称“帝王流放之地”,先后有20多位帝王被流放于此。唐中宗李显就在流放房县十四年后回京城当了皇帝。
这里,是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有着“忠孝名邦”的美誉。
“忠”是指六官之首,辅佐周宣王,精忠报国,《诗经》的编纂者、采风者尹吉甫。他比老子早281年,比孔子早301年,比屈原早512年。
这位被誉为“中华诗祖”的西周太师,曾派人在特定的季节,摇着木铃,在全国各地寻访歌手,采集歌谣。“文能治国,武能安邦”的尹吉甫亦成为王宫大臣们做人为官的典范,被推崇为“忠义至尊”的化身,而他的家乡就在房县。
“孝”,是指《三字经》中“融四岁,能让梨;香九龄,能温席” 的汉黄孝子黄香。
黄香曾食邑房陵,后房陵遭特大水灾,黄香将自已的俸禄和所得赏赐全部用来赈济灾民。博学经典,善著文章的黄香深得房陵人民的赞扬,死后葬于房陵。
尹吉甫和黄香的故事在民间一代代流传,“忠孝仁义”也成了房县人与生俱来的美德。
寒木春华 开来继往
以文化的名义看房县,它或舒缓或奔放的意境,是心归自然的本真。
房县有着“自古好歌”的传统,无论是田间地头还是农闲聚会,房县的老百姓都会用歌声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关雎》,堪称中华第一爱情诗,然而,笃信“此曲只应纸上寻”的现代人却很少知道,在《诗经》的主要搜集者尹吉甫的故乡,这首诗歌却在千古传唱。
山野之间、街巷之侧,“中华诗祖”的古风遗韵,仍是独具魅力的风景。《尹吉甫传说》也成为房县拥有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房县民风淳朴,农耕时代以歌取力、以歌解闷、以歌助乐的娱乐形式在这里广泛流传,激越粗犷,唱腔独特的薅草锣鼓也成为房县百姓劳动生产、采药打猎、婚丧嫁娶、节庆庙会中常见的具有鲜明地域特点的民间艺术。
“二三人千军万马,六七步四海五洲”,皮影戏传到房县,已是明朝末年。兵荒马乱,灾荒不断之际,有皮影戏班逃难来到这里,善良的房县人纷纷伸手援助,自此,房县皮影戏在一代代民间艺人手中得以传承。
寥寥几笔描绘,用加热的火钳就可以在画板上、门框上烙制出不同的图案。这种既有传统民族风格,又可达到西洋画严谨写实效果的烙画艺术,也被录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房县,巴楚文化、汉水文化、神农文化、道教文化、野人传说等都让她变得含蓄而神秘,从而也给了房县人心中别样的景致:是劳作之余的欢声笑语,是故土情怀的秉承坚持;是世事轮回的水墨青花,更是辗转红尘的一路芳华。
灵山秀水 美不胜收
以旅游的名义看房县,她或俊秀或清幽的风景,是季节苍茫的修行。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远离城市喧嚣,避开琐事纷扰,徜徉于房县的山水,不经意间就会触动心底的柔软,陶然于古人的诗情画意,沉醉于静美的深谷幽林。
房县野人洞,洞内藏山,山中有洞。
洞内奇石映水,异彩纷呈;洞外峰峰相连,雄奇险峻。古老的原始森林,新建的听雨山庄,无论是阳春赏花,盛夏避暑,还是深秋观景,严冬咏雪,草木灵动间流淌着款款深情。
野人谷与野人洞毗邻,十里长峡、石奇水美,有“人间仙境、世外桃园、野人故乡、植物王国”的美誉。
挂榜岩,传说是唐中宗李显被废为庐陵王贬迁房县后挂榜招贤之地。峻峰绝壁,云雾泉溪,成为探险、健身的理想之地。
岩屋沟,为断层崖地貌,山体四周低下,中央呈块状突起。景区怪石飞瀑、名树异草。岩层节理发育,形成高山草甸、岩屋石窟等自然景观。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观音洞,就是房县有名的道教圣地,这里紫蔼弥漫,鸟语花香,主体景观是奇特的天然洞穴,洞前千年桂树,春季开花,十里飘香。景区内植被茂密,古树参天,登顶眺望,远山近水尽收眼底。
“暂出房陵道,得观温泉穴,石窦流涓涓,涌出汤壶热”,这是南宋诗人陈与义五言古诗《汤池》的前几句,诗中对房县温泉大加赞赏。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发现山间石穴中有一泉水流出,其热如汤,四时常温,于是凿泉建池,起名“汤池”。房县天然温泉水来自世界著名的青峰大断裂带4000米以下的活动地层,常年水温37.8℃,经专家鉴定,为“含氡、锶的碳酸镁型”优质矿泉水,浴之舒筋活络,强身健体,饮之安神醒脑,润肤养颜。
宝堂寺,始建于明朝,依托石灰岩自然溶洞建成,为中华诗祖尹吉甫宗庙,也是研究《诗经》起源的重要实物,后经房县政府进行文物修复。
古之以来宝堂寺香火不断,表达了百姓对尹吉甫的爱戴之情。
湖北诗经源国家森林公园,诗经广场,诗经大道...,在房县,与《诗经》相关的景致随处可见,雕塑,道路,石刻,演出,都因注入文化的血脉而更显生动;钟灵毓秀的房县山水,也在这源远流长的千古诗行中深藏着美好,期待着重逢。
物华天宝 火然泉达
以物产的名义看房县,她或天生或独有的资源,是青山绿水的馈赠。
房县群山绵延,林海茫茫,古时为神农尝百草之地,如今已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材生产基地,素有“华中药库”之称。而这“形似燕,状如飞”的黑木耳更是房县人引以为豪的特产之一,色鲜、肉厚、朵大、质优的黑木耳早在唐朝就作为钦点贡品,赢得“房耳”盛誉,亦有“山珍之王”美称。
改革开放以来,房县制定了“兴山富民”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黑木耳基地,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普及与提高,房县黑木耳产量已占到全国的八分之一,并带着房县人民的汗水和智慧畅销海外。
如果说黑木耳承载着房县人民千百年来对故土的眷恋,那么房县小花菇便是游子们怀念家乡的真正味道了。
房县小花菇,是正宗的房县土特产。它的顶面呈淡黑色,菇纹开暴花,白色,菇底为淡黄色。天气越冷,花菇的产量越高,质量也越好。在房县茂密的大山里,这天然纯净,松脆可口的小花菇,不仅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珍品,也是房县记录在《舌尖上的中国》的永恒的回味。
作为历史上帝王流放之地,古老的流放文化在这里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唐中宗李显被贬时,同时带来了当时最先进的农耕工具和栽桑养蚕、纺织技术,其中更多的是宫廷饮食文化。宫廷厨师们用房县独有的小花菇、木耳、豆油皮等食材,使传统宴席的制作技艺逐渐升华。至今,房县宴席上都有“四大六小带全食”的讲究,而这搭配合理、色彩缤纷的美食也是当地人款待贵客最真诚、最隆重的宴席。
“无酒不成席”,在房县,无论是雕盘绮食的宫廷盛宴,还是乡味十足的农家小炒,房县黄酒,定是必不可少的。
这种被誉为“液体蛋糕”的发酵原酒,酒味醇和,营养丰富,早在隋唐时期就成为皇家贡品,是一种兼饮料、食疗、药疗及佐料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特殊种酒。而它的加工,只有用房县境内的高山糯米为原料,以房县的野生蓼子秘制小曲,再加上房县的山溪水或地层深处矿泉水,结合特殊的手工工艺方可酿造。该制作技艺也于2013年入选湖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房县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形复杂,高差悬殊,形成了日照长,温差大,干湿交替的气候特征,加之房县没有大型化工企业污染,生态环境好,空气质量优,有利于各类农作物的成熟及有益菌的培养繁殖。就连这娇贵的“水中人参”--大鲵,也可以在房县的山泉水中自由的繁殖。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生态的符号,更是幸福的分享。
滴滴酒香,丝丝美味,是大自然赐予房县人无形的财富,而这山明水秀,鸟语花香,怎不是房县人敬畏自然,相惜相映的因果呢?
积土为山 本固枝荣
以未来的名义看房县,她或恬静或惊世的美好,是平和至上的盛景。
改革开放40年,房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乡建设日新月异,经济发展盛况空前,商贸旅游蓬勃发展,居民环境不断改善。
近几年,县委县政府秉承“绿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