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省港”到“湾区”
2021/2/3
广州市越秀南路东园横路3号,一座红色的小楼静静矗立在高楼间。
这里曾经是清末广东水师提督李准的花园别墅。96年前,为支援上海人民五卅反帝爱国运动,一场轰轰烈烈的罢工运动席卷广州和香港两地,它的领导机构——省港罢工委员会就驻扎在这里。
1925年6月,五卅惨案后,中共中央广州临时委员会和中共广东区委指派邓中夏、苏兆征等5人组成党团,到香港组织罢工。6月中旬,中共广东区委又指定冯菊坡、陈延年等6人组成党团,负责发动广州洋务工人罢工和组织接待香港罢工工人。
6月19日,香港的海员、电车、印务等工会首先宣布罢工,其他工会随即响应。罢工工人不顾英帝国主义者的阻挠和威胁,回到广东各地。广州沙基惨案的发生,更进一步激起中国人民的民族义愤,更多的工人加入罢工行列。
“省港工人运动是一家,两地工人互动联系一直非常密切。”省港大罢工纪念馆副研究员冯惠说。
为有效地领导罢工,中华全国总工会和中共广东区委成立省港罢工工人代表大会和罢工委员会,作为罢工的最高议事机关和最高执行机关。
这场大罢工持续了16个月,参与人数达到25万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省港工人团结一致,积极参加反对帝国主义和军阀的斗争,为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作出重要的贡献,成为广州革命政府的有力支柱。
波澜壮阔的省港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领导中国革命运动的重要实践。其时间之长、规模之大、组织之严密,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工人运动史上也属罕见。
如今,省港罢工委员会旧址之上,已建立起了省港大罢工纪念馆。它见证着更多的工人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队伍,成为党最坚实可靠的阶级基础;见证着中国共产党迅速壮大,成为凝聚人心、擎起反帝民族解放斗争旗帜的伟大政党;见证着党的领导下,包含港澳在内的大珠三角地区走向解放和发展的 “红色足迹”。
1941年12月,日军侵占香港。大批知名爱国民主人士、文化界人士和国际友人被困,面临日寇搜捕,处境危险。
(下转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