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07日

沙河乡 小香菇撑开脱贫“致富伞”

2020/12/8

本报讯 ( 通讯员雷钰琪) 近日,走进沙河乡,一座座干净整洁的扶贫小区拔地而起,一排排食用菌大棚分列道路两侧,菇农们满怀喜悦的在菌棚中忙碌穿梭,这图景共同构成了“香菇小镇”精准扶贫的华美乐章。

巧用易迁政策 浇开产业之花

精准扶贫以来,沙河乡因地制宜确立了“香菇小镇”的特色发展之路,以“政府+市场主体+园区+农户+金融”的发展模式,围绕易迁小区建设食用菌园区,将“小香菇”做成脱贫攻坚“大产业”,引领群众足不出户实现脱贫致富。

“现在沙河乡以集镇为中心辐射全乡25个易地搬迁小区,建设食用菌园区13个,稳定吸纳贫困户务工200多户300余人,示范带动各村贫困户自主发展300余户1000余人,全乡发展食用菌达700万袋,年收益5000余万元,纯收入达2100万元。”谈及食用菌带来的经济效应,该乡党委副书记、乡长王路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除此以外,该乡还巧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筹资8000多万元,先后新建和改造覆盖乡、村、组的公路12条200多公里,架设村组公路桥20座,并在火光、白沙河等8个村围绕易地搬迁小区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标准化的食用菌大棚,历史性的打通全乡村组间的交通阻隔,让1530户3692人从此走出穷山坳,彻底解决了沙河乡“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问题。

凝聚红色力量 引导群众发展

如何让群众转变思路,从“想发展”到“敢发展”?乡党委审时度势发布动员令,在全乡成立食用菌产业党支部,乡党委主要领导担任支部书记,村级党组织领办专业合作社示范种植,创新“村社合一”模式,探索“支部+市场主体+园区+农户”的“四位一体”组织方式,村干部发挥“关键少数”作用领衔办产业,8名村“两委”干部、23名农村党员先行先试,当年村集体发展袋料食用菌40万袋,实现收入200余万元,为老百姓开了一个好头。

香菇种植成本最高的就是建大棚和买菌袋,为了最大限度吸引群众参与,该乡出台政策,每户贫困户可以免费使用一个大棚,以贫困户身份购买食用菌袋一次性补贴0.5元,发展1万袋食用菌贫困户只用花2万元的启动资金;金融扶贫更是针对食用菌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将免息贷款限额从1万提到3万元,确保贫困户发展有资本。

“感谢政府的好政策,我今年发展了五万袋香菇,预计毛收入在35万左右,除去本钱赚个18万元没有问题。”贫困户张德军欣喜的说道。2018年,通过返乡发展食用菌产业,他们家不仅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还实现了持续增收。张德军只是发展食用菌致富的一个缩影,像他这样的贫困群众在沙河乡还有很多。

吸纳龙头企业 助力产业升级

连日来,沙河乡勤发富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的冷藏库现场一片繁忙,来自襄阳等地的货车排起长队等待装货。 (下转第2版)

上一条:我县通过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创建工作验收
下一条:没有了
分享到

© 2017 今日房县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