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润房陵
2020/1/13 作者 ● 十堰日报记者兰瑞文 通讯员徐香娟
(上接第1版)以 “了解社情民意、宣传惠农政策、排查安全隐患、化解矛盾纠纷、解决实际困难、帮助脱贫致富”为主题,组建帮老、帮困、帮病、帮残、帮教志愿服务队,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这种治理模式在全县迅速推广开来。我县将文明实践活动项目化,围绕统筹推进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等五项重要内容,精心策划组织开展接地气、有活力、可持续的文明实践活动。县采取 “20+N”模式,组建20个专业服务队、71个行业服务队;乡镇采取 “7+N”模式,组建综合分队、 “三农”分队、治安分队、教育分队、卫生分队、文化分队、乡贤分队140余个;村 (社区)采取“6+N”模式,组建政策理论宣讲队、矛盾调解队、 “四好”创建队、乡风文明队、扶贫帮困队、文化文艺队300余个,活跃在一个个百姓大舞台上。
“历史老古镇,今又焕青春。扶贫小区美,窗明几又净。安居又乐业,百姓享安宁……”十堰“好人”、青峰镇村民张启刚组建启刚服务队,用自编自演的“顺口溜”,在文明实践站宣讲新思想、传颂好政策、宣扬人情新风,赢得老百姓交口称赞。
群众的需求在哪里,文明实践阵地就延伸到哪里。今年3月以来,由县委宣传部牵头搭建的 “一团九队”宣讲平台,组织281个扶贫宣讲队,召开户院会2000多场,推动党的科学理论和扶贫政策在广大农村落地生根,凝聚起老百姓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强大正能量。
同时,文化文艺服务队组织开展扶贫小戏展演、送文化下乡等系列文化服务活动;农业技术志愿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普及农技知识;法律服务队组织开展系列普法实践活动;巾帼服务队开展“家风建设助脱贫”巡讲活动;青年志愿服务队开展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暖心的“红马甲”
近日,姚坪乡红庙村三组77岁的黄光财向姚坪乡文明实践站“点单”,反映自己年老体弱、搬家困难。姚坪乡文明实践站“接单”后,迅速组织由党员干部、驻村工作队员等组成的“红马甲搬家队”,帮助黄光财搬运家具、整理房间。黄光财对志愿者们连连称赞。姚坪乡“红马甲搬家队”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先后帮助该乡红庙村、肖家沟村等偏远村组50余户贫困户搬家入住新房。
军店镇军店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立后,社区党支部书记、“春雨义工”协会会长杨小勇广泛宣传动员,组织群众代表、能人大户、先进模范以及群团组织、乡风文明理事会、文艺队等志愿者200多人,为该镇花朵幼儿园的孩子提供免费服务,定期到军店镇福利院和孤寡老人家里帮助打扫卫生、洗衣晒被、理发等,为各种文娱活动提供安保、后勤等服务,为贫困户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随着关爱孤寡老人及留守儿童、助残助学、弘扬文明新风、人居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的深入开展,社区面貌焕然一新。“帮一个人就暖一片心,文明实践活动对整个社区治理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杨小勇对此感慨颇深。
如今在我县,随处可见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志愿者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力军,志愿服务活动是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我县建立理论宣讲、教育、科技、文化体育、法律、便民、卫生、网络志愿服务等8个县级志愿服务联盟,以“群众点单、中心(所、站)统单制单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志愿服务模式,开展扶贫、济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残、救灾、助医、助学等志愿服务活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落地见效。
目前我县已建成志愿服务总队1个、支队51个、大队316个,注册志愿者7万余人。大爱义工、春雨义工、向阳花义工等公益组织改造升级为志愿孵化基地,助推志愿服务专业化运行。县文明实践中心定制志愿服务“22项菜单”,全县群众“点单”3万余件,开展志愿服务活动9万余场次,服务时长突破100万小时,受益群众达50余万人次。
党员干部带头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县、乡、村志愿服务全面覆盖,乡贤“五老”、科技能人、返乡创业能人、网格员、文艺工作者等志愿者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难群众送温暖,志愿服务已成燎原之势,激发了全县干群互帮互助、敬业奉献、干事创业的激情。闪亮的“红马甲”成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让千里房陵更加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