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安明:返乡创业 致富乡邻
2019/9/18
本报讯 (记者代世旭通讯员袁锐) “你这牛圈潮湿,现在用谷壳垫到下面,让牛粪在里面发酵,这样牛圈是干的,这是第一个要做的。第二个是你这个育肥牛,从现在开始一直要增加料……”这个正在指导肉牛养殖的人名叫张安明,是大木厂镇东河村的一名党员。
近日,记者见到张安明时,他正在东河村二组村民刘吉军家查看肉牛生长情况,向他传授养殖经验。
刘吉军是村里的贫困户,2016年,在张安明的带动下开始饲养肉牛。目前,肉牛存栏已达20头。今年年底计划出栏10头,可实现毛收入20万元,净收入7万元以上。他对张安明给予的帮助非常感激。
张安明从小在农村长大,小时候家庭贫困,15岁那年,他便远离家乡,到广东一家缝纫线厂打工。他从一名学徒工干起,打工八年后,自已创办了一家小作坊。由于诚信经营,他的事业逐步发展,在广东成为一个有着150多名员工的公司负责人。说起回乡创业的初衷,张安明说:“在外打工终是异乡客,我心里始终有思念家乡的感情,在外面打工的时候总想在家乡有一份自己的事业,等赚了钱之后,想回到家乡创业,能带动更多的像我一样的贫困的人,能够让他们在家乡能够有事做。”
有了回乡创业的想法,张安明就开始着手准备,他发现以企业、产业带动脱贫是最好的方法。2015年3月,经过对市场的深入考察,张安明决定回到家乡房县发展肉牛养殖。他兴建了一家肉牛养殖场,并领办了专业合作社,吸纳村里的贫困户到牛场打工,从事饲养、打扫卫生、收割等工作,工资按月发放。
大木厂镇东河村村民王向梅到张安明的牛场上班已经快一年了,专职喂牛,对于缺劳力和技术的她来说,是一项不错的收益。曾经她因为要照顾老人、孩子,无法外出,一家人的生活指望丈夫打零工为生,生活很是艰难。现在她在张安明的牛场上班每个月有两三千块钱工资按月发足,每天8小时工作之外,她还有不少时间来照看家里,可谓一举两得。
和王向梅一样,目前,东河村共有30多名村民常年在合作社打工。为了带动更多的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增收,张安明采取了三种合作模式。第一种模式是由合作社提供母牛,让贫困户代养,每繁殖一头小牛,合作社支付代养贫困户4000元。第二种模式是贫困户到养殖合作社入股,入股一头牛每年分红2000块钱。第三种模式是由合作社直接上门收购农户种植的玉米,每亩地800块钱。
除了兴办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2018年5月,张安明响应政府号召,充分利用自已在广东掌握的市场信息,在家乡大木厂镇集镇成立了鞋业有限公司,开办了扶贫车间,生产包括李宁等知名品牌在内的运动鞋。目前,扶贫车间已经吸纳本地农民工145人,其中贫困户占到60%以上。
“我在这里干了大半年了,一天可以做1000多双,上个月挣了3000多块钱呢,努把力争取下个月多挣点。”在扶贫车间做工的贫困户张学勤笑着说道。
目前,张安明的牵亿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和鞋业扶贫车间都经营的红红火火。他表示,做为一名农村的党员,就要给家乡的父老乡亲办点实事。“我是一名党员,我要把养牛场和大木鞋业有限公司扶贫车间这两个产业做好,带动更多的父老乡亲就业,带动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张安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