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整村谋划 抓住脱贫重点 倒排工期推进 确保完成任务
2018/6/25
本报讯 (记者刘臣) “要集中精力做好群众最期盼的、最难办的事。”6月24日,县委副书记、县长纪道清带领县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到万峪河乡大堰村调研,并召开现场办公会解决精准扶贫工作难题。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察委主任王宇星,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谢永翔参加调研。
万峪河乡大堰村距离县城60多公里,地理位置偏僻。全村人口1132人,贫困户261户、804人,贫困发生率71.5%,是全县深度贫困村之一。2018年计划脱贫60户、222人。这里山高坡陡,交通不便,产业基础薄弱,村民经济以种植、养殖和外出务工为主要经济来源。
现场办公会一开始,纪道清就说,要找准当前群众最期盼的事、扶贫中最难办的事,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措施,集中精力抓落实,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回应群众期盼。
“我们村最期盼的就是修路,还有7公里的村组路要硬化,脱贫最难的就是产业发展不够、带动力不强。”村干部唐盛斌汇报了该村“六个一批”和扶贫“十个提升工程”实施情况。相关部门负责人、驻村工作队分别提出扶贫规划、帮扶措施和工作建议。
纪道清指出,大堰村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缺少主导产业,公共服务滞后等问题亟需解决,脱贫攻坚任重道远。乡村干部和工作队要牢固树立整村脱贫意识,坚持整村谋划脱贫规划,对山、水、林、田、路、湖、房屋、产业统筹布局,整片、整组、整村推进,彻底改变贫困村落后的山河面貌,让贫困群众的居住环境、精神面貌大变样。要紧紧抓住脱贫的重点,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为脱贫要素,多做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着力推进以路为主的“十个提升工程”,动员群众参与建设,增加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要集中精力抓好产业建设,注重长短结合、突出重点,巩固传统产业,扩大优势产业规模,坚持走工厂化的发展路径,在不断壮大食用菌产业的同时,发展好中药材、烟叶、养殖产业,引进市场主体。要积极探索精神扶贫新路径,乡村培养、树立和宣传脱贫先进典型,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也要对子女不赡养老人等负面典型进行搜集,同时加强普惠性政策宣传,调动贫困户与非贫困户的积极性,一门心思谋发展、共致富。要切实解决脱贫具体问题,围绕扶贫“十个提升工程”和“十个到村到户”做文章,进一步整合资源、用足用活各项政策。要坚持倒排工期推进工程,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对扶贫规划进行充实、调整和完善,列出工作清单,紧扣时间节点,抓好工作落实,确保明年6月底以前完成各项任务。
期间,纪道清还到万峪河乡老人坪村的土地增减挂钩项目施工现场,详细了解拆旧复垦等工作情况;到万盐路(房县段),实地察看项目建设进展情况。纪道清强调,各乡镇要充分认识土地增减挂钩工作的重要性,做好与国土部门对接,按照整村推进的原则抓紧推进,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要加快万盐路项目建设,做好沟通协调,强化质量监管,助推这项民生工程高效、优质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