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群众打成一片——城关镇“五大活动”边查边改
2018/6/11
● 通讯员柯勇 王艳
干部辛苦一阵子,群众幸福一辈子。今年以来,城关镇在开展“大入户、大排查、大帮扶、大产业、大讲习”五大活动中,把“话筒”交给群众,问出了贫困户脱贫心声和致富期盼,更问出了干部工作的问题和差距,促使干部带着感情、带着使命和群众打成一片,发现真情况、听到真声音、感受真心情……
镜头之一:深入一线听民声
“今天我们到你家宣传惠农政策,你不要有顾虑,有什么困难尽管说出来。”
“现在党的政策好,我们生活也越来越好,镇村干部经常来家里走访慰问……”5月9日,城关镇干部深入居民刘兴余家走访时,刘兴余一直夸党的政策好。
走访范围越广泛,了解民意越全面;下基层越深入,分析问题越透彻。城关镇以“春季攻势”为契机,以“五大活动”为载体,下发具体实施方案,组建以镇党委书记林云国为组长,镇长戢运明为副组长,集合镇机关、县直工作队、镇直工作队、村(社区)级干部四层力量的行动专班,紧紧围绕“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项目、人人有事干、劳动有收入”目标,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入户走访。每到一户,党员干部都与农民拉家常,让他们谈想法、提要求,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做到家家访、户户到,见人见物,登记归档。拟好三个清单(入户计划清单、问题交办清单、整改交账清单),对排查出的信访问题(包括信访积案),建立台账,逐一包案化解,实行起底、清零。同时,实行“日总结、周报告、旬通报、月销号”制度,确保入户走访见成效。
截至目前,全镇100余名干部走访12个村(社区)、2000余户居民,收集各类问题线索200余条,政策答疑111项。
镜头之二:排查民情“零距离”
民之所欲,我之心声;民之所愿,我之职责。
5月18日,城关镇党委书记林云国冒雨走进炳公村一组贫困户徐林家,了解他的家庭情况。在交谈中得知,今年37岁的徐林,家里5口人,他患有重病,不能劳动,常年吃药,医药费、女儿读书的学费、生活开支让家庭难以承受。
“群众的难处就是我们的工作重心,要想尽一切办法为他们解决生产生活难题。”林云国叮嘱同行的镇村干部用好用足政策,尽最大努力帮助徐林一家走出困境,并鼓励他树立信心,放下心理负担好好养病,争取早日康复。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干部们挨家挨户走访,不厌其烦地倾听,详细认真地记录,重复做着相同的工作,却有不一样的收获。短短几个月,他们不知走了多少路,流了多少汗,记录的“民情日志”也渐渐厚重起来……截至目前,全镇召开现场交办问题商议会12场次,化解矛盾纠纷200余件,群众满意率达98%以上。
镜头之三:因人施策谋富路
“以前辛辛苦苦种地,收成最好的时候一年也挣不到一万元,这几年在农场干些除草、施肥、摘果等零活,一年能挣两万多元,这多亏你们的帮助!”4月18日,城关镇三海村贫困户许光明激动地对到他家走访的干部说。许光明因找不到致富门路而犯愁时,驻村干部主动上门了解情况,帮其在房县运林种植养殖家庭农场找到了工作。
精准扶贫,关键在人。给钱给物只能解一时之困,扶贫扶志才能真正拔除穷根。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想办法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让他们树立信心和志气,找到脱贫致富的稳定途径。在帮扶工作中,镇村(社区)干部积极探索扶贫扶志的有效举措,确立了“从内源抓起,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的帮扶思路,根据贫困户不同致贫原因分类施策,制订具体的结对帮扶方案。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施产业扶贫,坚持因人施策、一人一策的原则,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产业发展路径。同时,积极发挥市场主体帮带作用,利用专业合作社、产业基地、农业大户、扶贫车间、扶贫农场等资源优势,通过吸纳就业、股份合作、订单农业等有效方式,让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高质量脱贫。
镜头之四:特色产业助增收
农民富不富,产业是支柱。近年来,城关镇积极引导农民调整传统农业结构,大力发展樱桃、西瓜、蔬菜、黄酒、农家乐、旅游等产业,用特色产业发展带动贫困群众脱贫。
积极为农民提供市场、政策等信息,帮农民及时调整产业发展规划。推行“一对一”“一对多”帮扶办法,帮助贫困户科学制订脱贫增收计划和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对有意愿、有能力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的贫困户,灵活采取干部认购、市场主体和部门服务三种扶持到户模式,以送种子、送苗子、赊崽子、发单子等“四子”方式给予每户2000元产业发展补助,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有事做、有钱赚。在帮助贫困群众解决资金难题的同时,该镇还积极为他们提供实用技术培训等,增强他们的“造血”能力。
目前,该镇发展农家乐80余家,滚动发展特色产业(樱桃、西瓜、大棚蔬菜)1万余亩,黄酒酿造户达2000余户,年销售黄酒1000余吨,销售收入达1600余万元。
镜头之五:贴近民生“大讲习”
“今天参加精准扶贫政策宣讲会,学习精准扶贫贫困户申报流程,我们认识到扶贫工作做得相当深入细致,从上到下公开透明。”5月6日,城关镇中西关村村民孙均国说。
城关镇充分利用新时代湖北讲习所(十堰)宣讲会,以村(社区)、组、户院为单位,结合实际重点讲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乡村振兴战略;围绕产业扶贫、易地搬迁、健康扶贫等方面,详细讲解国家政策,有力化解精准扶贫领域的信访难题,确保扶贫政策人人明白,着力提升群众对政策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截至目前,全镇共开展各类讲习活动50余场,现场咨询各类政策达3万余人,政策知晓率达98%以上,同时开展农技服务活动50余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