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深度贫困 攻克坚中之坚
2022/10/11
● 湖北日报记者孟静实习生黄雪莹通讯员李新华 张军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将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部署,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严格落实扶贫责任,确保决战决胜、如期脱贫。
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我省脱贫攻坚工程将有哪些具体思路和举措?
在日前举行的“学习贯彻省党代会精神,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首场新闻发布会上,省扶贫办副巡视员陈敦林对此作了详细解答。
凝心聚力,攻克坚中之坚
深度贫困地区,是脱贫攻坚战的短板所在,乃脱贫攻坚战中“硬仗中的硬仗”。“全省以‘清零销号’为目标,再硬的骨头也要啃!”陈敦林介绍,面对贫中之贫,短中之短,坚中之坚,我省拟出台《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意见》。
他介绍,我省将出台13条具体措施,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包括合理确定脱贫目标和时间,加大投入支持力度,抓好深度贫困地区产业扶贫,加快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加大教育扶贫力度,促进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积极推进生态扶贫,加快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实施深度贫困村提升工程,加大土地政策倾斜支持力度等。
大员上阵,领导责任层层压实
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齐上阵,签下军令状,锁定时间表,制定路线图,挂图作战,不脱贫不脱钩。
实施最严格的考核评估,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加强督查巡查,压实各级责任。真正把求真务实的导向立起来,把真抓实干的规矩严起来,让真干假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
驻村帮扶,是我党的群众工作优良传统,也是做好各项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保障。
陈敦林表示,加大驻村帮扶工作力度,我省按照1名党员干部帮扶5个贫困户以内的要求,今年全省新增帮扶干部6397人,实现了全省4821个贫困村驻村帮扶全覆盖。对搞“挂名”“走读”等帮扶的驻村工作队队员,严格落实召回制度。
截至上月20日,全省共发现负面典型571人,组织培训100791人,约谈诫勉435人,召回问责216人,撤换调整8937人。
稳中求进,把握正确方向
脱贫速度服从于脱贫质量。
脱贫攻坚战,坚持稳扎稳打,防止层层加码,防止形式主义。既要防止急躁症,也要防止拖延病。不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
稳是主基调、稳是大局。
稳中求进,保持“稳”的定力。定力来源于我们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能够动员全党全社会力量投入脱贫攻坚。
稳中求进,巩固“稳”的基础。坚持现行标准和时限,防止急于求成;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防止浅尝辄止;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防止越俎代庖。
稳中求进,明确“进”的方向。在解决贫中之贫、坚中之坚上加快推进;在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上加快推进;在建设坚强、稳定的扶贫队伍上加快推进。
陈敦林表示,扶贫工作要坚持注重质量,坚持监督管理,严查严处违纪违规问题,确保扶贫资金一分一厘全用于脱贫攻坚。
精准精细,下足“绣花功夫”
决胜脱贫攻坚战,全省吹响冲锋号!
脱贫攻坚进入攻坚拔寨的冲刺期,越是最后关头,越有难啃的硬骨头。要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下足“绣花”功夫。
陈敦林表示,建档立卡是精准识别的基础,要“扣好第一颗扣子”。定期开展精准识别核查,派干部进村入户,一家一家核实,做实做细扶贫台账,确保对象识别精准。建立大数据比对核查机制,完善动态管理机制,尽快建成全省扶贫对象动态管理系统平台,定期开展数据核查,对建档立卡进行倒查、抽查,切实把应进未进和返贫的人口纳进来,把应退未退和非贫困人口退出去,实现有进有出、动态管理,不断提高建档立卡数据质量。
把“准、实”贯彻到脱贫攻坚的各领域、全过程,实施扶持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六个精准”。大力实施产业发展、易地搬迁、教育扶贫、生态补偿、社会保障“五个一批”计划。
精神脱贫,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贫困群众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既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搞“保姆式”扶贫,大包大揽,不唱“独角戏”。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陈敦林认为,要坚持政府主导与群众主体相结合、扶贫与扶志相结合、坚持内因与外因相结合、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引导贫困群众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观念,构建精神脱贫“硬支撑”。
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强化造血功能,完善输血功能,健全失血救助,在解决“素质贫困”上下功夫,实行外部帮扶和内生动力“双轮驱动”,打消单纯依靠“等靠要”的思想。相关人士表示,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在全省开展“我脱贫我光荣”“十星级文明户”“五好模范”家庭评选活动,用榜样的力量激发脱贫的斗志。采取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机制,发挥贫困户主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