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4月22日

龙驹山村的春天——县教育局精准扶贫见闻

2016/4/25

● 特约记者况建斌 通讯员刘忠义

200亩的高粱地已播种,500架黑木耳一字排开,一栋栋两层小楼日渐长高……一场春雨过后,15日,笔者随县教育局精准扶贫工作队行走在中坝乡龙驹山村,处处感受到浓郁的春天气息。
为老手艺人铺设致富路径
“老程,高粱种子全部下地没?”刚拐过山脊,工作队长刘万生就和一个挖排水沟的背影聊上了。
“还没呢刘队长,下了几天雨,有几亩地窝水,要排干水才能下种。”
“你是老把式,高粱耐旱耐瘠怕涝,一定要控干水呀!”
和刘万生说话的人叫程贤章,45岁,龙驹山村1组村民,父母年迈体弱,两个孩子分别上高中和小学,他几次出门打工都因为不会手艺没挣到钱。2014年县教育局精准扶贫工作队进驻该村后,队长刘万生了解到,程贤章擅长酿高粱酒。刘万生就动员程贤章捡起手艺发家致富。程贤章直摇头:自家只有20亩薄坡地,收不了多少高粱,小作坊生产都不够,酿不出多少酒。2015年,刘万生和3名工作队员一起走村串户,用经济账说服老程的7户邻居腾出坡地种高粱:亩产500斤,由程贤章2元一斤收购,收入有1000元,远比收几百斤玉米划算,而且还可在程贤章的酿酒作坊里帮工,有劳务收入。程贤章专心酿酒,一年可酿出上万斤纯高粱酒,按市场最低30元一斤,毛收入至少可有30万。
帮乡土能人搭建创业舞台
“鲁理事长,点菌工作结束了吧?”在经过一块较为平整的地块时,刘万生又朝着一字排开的椴木架子喊开了。
“还没呢刘队长,这几天一直下雨,耽误了呀!”从架子旁露出头的一个中年妇女立马接话了。
中年妇女叫鲁金菊,47岁,丈夫患有精神疾病,一家老小全靠她打理。扶贫工作队进村入户后,了解到鲁金菊是种植食用菌的能人。工作队长刘万生鼓励鲁金菊,小打小闹不行,要成立个合作社,把四里八乡的耳菇农户都拉进来。在工作队的帮助下,2015年,龙驹山村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在村委会挂牌成立,能人鲁金菊担任理事长,附近的30多户耳菇农户主动加入进来。
“一架50根,500架就是一万根呐。一个多月就完成了400架,不简单!还有什么困难没?”刘万生问道。
“你们两腿泥巴都不怕,三天两头来帮助指导,我还怕啥呢!7户邻居抱团互帮,500个架子再有两天就全部点菌上架了。安徽、浙江的老板挣着预定,只怕到时候供不上货呀!”
鲁金菊今年发展椴木黑木耳500架,每架可产黑木耳14斤,50元一斤,可连续收获两年,每年收入都在20万元以上。
把闭塞农户搬出贫瘠之地
“刘队长,你们一身水一身泥的,又去做那几户的搬迁工作了吧?”下午4点,我们一行一路跋涉重回龙驹山村村委会时,一栋正在安装橡胶模板的二层楼顶,传来一个老者的声音。
他叫赵光华,龙驹山村2组村民,62岁,家中5口人,年迈的妻子常年多病,是该村12户异地搬迁的建房户之一。龙驹山村版图面积24平方公里,除了满山的杉树,就剩几块森林边缘的贫瘠坡地,一方水土养育不了一方人,尤其是2组,村民到村委会办事儿,来回要走40多里路。工作队经过入户走访,有138户零散、危房、不适合居住的需要搬迁安置,目前,可安置30户的统筹统建小区正在规划设计中,64户已签订搬迁协议,其中12户按照要求,正在建3间两层的砖混房。
“县教育局精准扶贫工作队2014年进驻我们村后,出资复垦弃耕地200亩,鼓励10多户种烟叶,去年户均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新建茶园200亩,高杆换头嫁接核桃300亩,维修复修村级道路6公里。今年又计划搞人畜饮水,支持发展畜牧业,力争发展30户,年出栏2000头(只)。今年我们村176户597人可全部脱贫。要我说,龙驹山村的春天真正来了!”离开龙驹山村时,村支部书记刘启祥乐呵呵的说。

上一条:门古寺镇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
下一条:房县思源实验学校将于5月底正式开工
分享到

© 2017 今日房县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