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部署2015年高中考考务工作
2022/10/11
本报讯 (记者高书文通讯员邱奎) 22日,我县召开2015年高中考工作会,部署今年高中考考务工作。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丁宪章、县政府党组成员袁堂珍出席会议。教育、公安、交通、卫生、供电等招委会成员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
今年高考将于6月7日至8日举行,我县共有1746人报考,比去年减少311人,是2008年以来高考人数最少的一年。其中理工类959人,文史类760人,高职类27人。中考将于6月20日至22日举行,全县共有2704人报考,比去年增加109人。
今年我县高考和中考均设置县一中和县实验中学两个标准化考点。考试全程实行录像监控,发现问题将即时处理。同时,高中考考场都使用金属探测仪、手机屏蔽仪,防止考生作弊情况发生。高考考场还将对最后5分钟的考试情况进行回放录制,上报省教育部门。
会议要求,各招委会成员单位要严格按照职责分工做好考务服务工作,县交通部门要确保考试道路畅通,做好接送考生客运车辆检查和管理;食药监督、卫计部门要确保考生考试期间的饮食安全和卫生防疫、急救;公安部门要做好试卷运送、保卫、考场及周边治安整治等安保工作;环保、文体、住建等部门要做好考试期间城区的噪音治理,共同确保高考中考顺利进行。
湖北省2015年高考招生“九大”变化
一、减少录取批次:艺术本科(二)和艺术本科(三)合并、高职高专(一)和高职高专(二)合并。
二、全面实行平行志愿:除艺术本科(一)是梯度志愿外,其他所有批次、所有科类全部实行平行志愿。
三、调整高考优录政策,减少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
(一)调整农村独女加分分值:分值从原来的10分调整为5分。
(二)调整少数民族考生加分范围。加分对象仅限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少数民族考生。湖北仅有恩施州的8个市县,以及宜昌市的长阳县和五峰县。散居地少数民族考生不再享受加分政策,但与其他民族考生同等条件时,可优先录取;散居地少数民族考生如果办理了优录手续,可以报考民族班,民族班录取时是有优惠政策的,如果学校调档线上生源不足,可以降到学校调档线下40分投档录取。
(三)取消体育特长生加分政策。
(四)取消恩施州、十堰市、宜昌市五峰县和长阳县考生报考当地省属院校,神农架林区考生报考恩施州、宜昌市和十堰市省属院校在文化总分基础上增加20分投档的政策。
(五)调整省属高校面向当地考生降分投档政策,取消原来在批次线下降20分投档录取的政策。
四、调整专项计划招生政策
今年有三项专项计划招生:一是国家专项计划。由中央部门高校和省属重点高校(主要是一本高校)在全国安排5万名招生名额,面向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以及重点高校录取比例相对较低的省份招生。二是高校专项计划。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和自主招生试点高校,安排不少于本校本科招生规模的2%,参照自主招生办法,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中学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三是地方专项计划。今年扩大了招生规模,扩大了生源范围,调整了报考条件。招生院校主要是我省本科院校。
五、调整高校自主招生政策,停止省属院校自主招生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面向当地考生)、恩施职业技术学院(面向当地考生)、三峡电力职业学院(面向当地考生)等8所省属高校不再安排5%自主招生计划,所有计划按志愿和分数统一投档录取。
六、改革高职高专录取办法,进行高职院校多元互动录取试点
在多元互动录取期间,考生在填报志愿后,可以查看自己在所填报院校中的排名,如果排名超出该校计划数,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志愿,选择其它学校填报;高校可以在考生填报志愿期间,查看本校生源情况。互动录取安排了两轮,第一轮互动录取结束后没有完成计划的院校和没有录取的考生,再进行第二轮录取 。
七、开展联合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试点,创新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机制
通过联合培养计划录取的考生,在高职院校学习3年。3年学习期满,学生经考核测试合格后,进入普通本科学习2年。
2015年,湖北省不再组织“高等学校招收中职毕业生统一考试(高职统考)”,中职毕业生升学主要参加技能高考和高职院校单招。
八、全面实行艺术专业统考,减轻考生考试负担和录取压力
九、调整军校国防生招生政策:从2015年开始,普通高中应届、往届毕业生均可以报考军校和国防生,年龄不得低于17周岁、不超过20周岁。
湖北省2015年中考招生“三大”变化
一、普通高中学校“六大严禁”:严禁超计划招生,严禁未经批准跨市州招生、严禁委托社会中介和个人招生,严禁各类有偿招生,严禁录取不具备录取资格的考生,严禁为没有办理录取手续的学生办理学籍。从2015年起,对各地各校违规招收的学生,一律不予学籍注册。
二、从2015年起,湖北省公办普通高中取消“三限生”(限分数、限人数、限钱数)招生,省级示范高中停止“飞翔计划”招生(每校每学年另专门招收50名农村籍学生,省里补助学费和生活费)。
三、优质普通高中分校计划按初中毕业生人数平均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学校的比例不低于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