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4月28日

十佳优秀村支书系列报道

2014/4/28

穿针引线带富一方人
——记土城镇黄泥村党支部书记陈化国
● 陈锐 万能友

土城镇黄泥村村支部书记陈化国17年如一日,带领全村村民致富,用坚实的步伐和默默奉献的精神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一心为民”的崇高信仰和责任。
黄泥村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村,为拓宽群众收入来源,陈化国和村“两委”班子紧盯市场动向,结合本村实情,先后制定了以传统种植业为主,鼓励发展庭院经济的一系列发展规划。1998年,担任村支书初期,他看到市场上对木耳、香菇的需求旺盛,考虑到村里山林资源丰富,便每家每户的做工作,动员村民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地发展食用菌。近年来,随着市场形势的变化,他又确定了山区发展山羊养殖、旱地发展烟叶的经济发展思路。
然而,长期以来,村民都是小规模放养山羊、种粮食,经济效益低下,但又对规模养殖山羊和种植烟叶心存疑虑。“山里的群众,接受新兴产业必须有大户带动,看到别人干成了,他们才敢放开了去做。”为了把山羊产业做起来,陈化国逢会必讲,见人就谈。一次他到十堰探亲,在汽车站候车时听到旁边有人在聊养山羊的事,便主动去和他们打招呼,认识了十堰客商周涛,向他们介绍黄泥村的情况,邀请他们到黄泥村搞山羊养殖。为了让客商更加坚定到村里发展产业的信心,从十堰回来之后他马上行动起来,提早在村里协调养殖用地、寻找农技人员,主动营造良好的投资氛围。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5个月的紧锣密鼓的忙碌,一个投资近200万元的标准化山羊养殖场终于建成。有了大户的带动,村里的山羊养殖产业终于红火了起来,目前,全村百只以上规模化养殖户达13家,年山羊出栏2000只,实现产值达100余万元。
“把路子铺好,群众发展产业才有信心,才能安心发展产业”,为了让村民更快富起来,陈化国带领村“两委”,多方争取项目资金平整土地600余亩、供水池4座、密集型烤烟房18个;去年,又新修通了2条通往小黄泥沟、周家沟的村组路,争取扶贫资金70余万元新修便民桥3座,实现了全村组组通水泥路,人户聚居区、大片农田全部通路。目前,全村烟叶种植面积达1000余亩,烟农达292户,实现烟叶产值200余万元。
“上面千根线,基层一根针,不管大事小事,做不做得成村干部都必须走在前边”,这是陈化国工作的理念。针对村里的实际情况,他制定了对普通党员设岗制、工作记分制的农村党员激励机制,建立了党员民情责任区、党员化解群众矛盾议事制度,发动全体党员担当起“发展经济的领航员、政策法规的宣传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进一步巩固了和谐乡村建设的基础。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沙河乡为驾驶员上交通安全课
分享到

© 2017 今日房县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