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坪乡山野菜“鼓”起农民钱袋子
2013/5/6 作者
本报讯 (通讯员柯勇 杜达琼) 日前,姚坪乡平沟村村民王传华,将土生土长的薇菜等近300多斤装车销往十堰、房县城区,净收入2000多元。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长期生长在农村田间地头、荒山上的绿色无公害野菜倍受城乡顾客“青睐”,成为餐桌上的“新宠儿”。该乡党委、政府充分发挥当地香椿、马齿苋、拳菜、薇菜等20余种自然生长多的资源优势,在不破坏生态环境下,有计划地采挖山野菜。同时,引导农民在退耕还林中“野生转家生”种管模式,紧跟市场需求变化,主动兴香椿、薇菜等野菜品种,适合消费者口味,扩大种植面积,加强技术培训,推进市场营销。家住该乡红庙村村民刘国贵乐呵呵地告诉笔者:“去春,旺季一天采挖野菜能挣200多块,今春在荒坡上种植香椿32棵,又把生长在荒山上两大片薇菜、拳菜林进行技术管护,雨水好的话,收入8000元左右。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长期生长在农村田间地头、荒山上的绿色无公害野菜倍受城乡顾客“青睐”,成为餐桌上的“新宠儿”。该乡党委、政府充分发挥当地香椿、马齿苋、拳菜、薇菜等20余种自然生长多的资源优势,在不破坏生态环境下,有计划地采挖山野菜。同时,引导农民在退耕还林中“野生转家生”种管模式,紧跟市场需求变化,主动兴香椿、薇菜等野菜品种,适合消费者口味,扩大种植面积,加强技术培训,推进市场营销。家住该乡红庙村村民刘国贵乐呵呵地告诉笔者:“去春,旺季一天采挖野菜能挣200多块,今春在荒坡上种植香椿32棵,又把生长在荒山上两大片薇菜、拳菜林进行技术管护,雨水好的话,收入8000元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