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讲述:父母一不留神酿下祸 医生争分夺秒救患儿
2012/7/20 作者
讲述者:太和医院口腔科 张丽 刘东艳
只记得那天是周五,我上主班,没有手术,没有新病人,大家早早就把上午的治疗完成了,病区安安静静的,我和两位同事都各自在看书。突然,一阵惊慌又夹杂着哭腔的声音传来:“医生,医生,快看看我的孩子。”我顿时抬头,只见离我5米多远的楼梯口4个大人护着一个小儿朝护理站奔来,他们的急促、惊慌,、恐惧、焦虑都强烈地震慑着我,空气都凝结了。
“护士长,倪医生……快来看看这个孩子”,病区里充满了紧张,姐妹们立即行动起来,为小儿准备了病床,医生开始详细检查小儿的情况,护士长则赶紧询问病史,我们有的准备用物,有的安抚家属,一会儿诊断就明确了:口腔黏膜烧灼伤。原因:患儿,王某某,男,4岁,因双下肢皮肤瘙痒皮疹在外院购买高锰酸钾粉,用于皮肤消毒。患儿由于饥饿,而家长不在的情况下,误把高锰酸钾粉当做食品用手抓入放于口腔内。
明确情况后,因小儿不能采取洗胃,医生立即用生理盐水彻底冲洗手口腔粘膜,行抗炎对症治疗,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有经验的护士长告知家属给患儿口服口腔粘膜、食道及胃粘膜保护剂,如牛奶和蛋清等,多饮水保持口腔卫生,给予温凉的流质饮食,医生和护士每隔半个小时轮流为患儿擦洗口腔,涂抹药物,观察病情变化。1天过去了,患儿的口腔情况已得到了控制,患儿的哭闹已不那么剧烈,口腔黏膜的颜色也由刚来时的棕黑色渐渐变淡,隐约看见一点淡粉色,口腔黏膜的水肿也渐渐消退了,刚来时患儿嘴巴不能闭合迫使张口呼吸,现在也能轻轻闭上了,缓缓的也能喝点流质,并且没有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家属的情绪也稳定了,我们的心也定下来了,真是有惊无险啊!对症处理了7天后,患儿康复出院了,他们一家其乐融融,欢天喜地地离开了,留下了对我们无尽的感激与感谢——因为孩子就是父母的命……
高锰酸钾, 亦名“灰锰氧”、“PP粉”,是一种常见的强氧化剂,常温下为紫黑色片状晶体,高锰酸钾有毒,且有一定的腐蚀性。吸入后可引起呼吸道损害。溅落眼睛内,刺激结膜,重者致灼伤。刺激皮肤后呈棕黑色。浓溶液或结晶对皮肤有腐蚀性,对组织有刺激性。口服后,会严重腐蚀口腔和消化道。出现口内烧灼感、上腹痛、恶心、呕吐、口咽肿胀等。口服剂量大者,口腔粘膜黑染呈棕黑色、肿胀糜烂,胃出血,肝肾损害,剧烈腹痛,呕吐,血便,休克,最后死于循环衰竭,高锰酸钾纯品致死量约为10g。
像高锰酸钾这类危险品,应妥善保管,放在小儿不宜拿到的地方,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一旦发生应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急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