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1日

繁荣县域文化 促进跨越发展

2011/12/21 作者 县委书记 沈明云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了全面部署,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推动文化大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提供了重要契机。我们要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积极谋划和推进县域文化的改革发展,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把握方向,坚持在前进中发展。繁荣县域文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牢牢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根本,走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发展之路。一是围绕发展抓文化。坚持“文化服务经济,经济促进文化”的方针,大力培育和扶持以特色文化为支撑的特色产业链,加快形成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构建与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相适应的文化发展格局。房县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以诗经文化、神农文化、忠孝文化、宫廷文化为主题的房陵文化源远流长,我们将进一步传承房陵文化底蕴,丰富房陵文化内涵,彰显房陵文化魅力,使之成为推动发展的内在动力。二是突出特色抓文化。文化软实力是最大的实力。我们将充分挖掘、整理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加强对人文历史古迹,民间艺术的研究、保护和开发,科学吸收优秀文化和先进外来文化成果,打响房陵文化品牌。抢抓 “尹吉甫·诗经文化”被确定为湖北省一县一品文化品牌的机遇,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深度挖掘整理以诗经文化为主题的房陵文化,大力实施诗经文化 “五个一”工程,即办好一个节、出版一套书、打造一台戏、拍摄一部剧、建设一座城,努力形成一批有内涵、有价值、叫得响的文化成果。三是统筹城乡抓文化。统筹城乡文化协调发展,是促进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内容。县城是全县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充分发挥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将人力、财力、物力向农村倾斜,推动乡村文化的快速发展,形成以县城文化为中心、以乡村文化为基础的城乡一体的文化发展格局。
搭建平台,坚持在发展中繁荣。繁荣县域文化,搭建平台是基础。一是围绕群众所需建设文化设施。把群众的文化实际需求作为文化建设的方向,根据各地的文化特色和文化需求,进行科学布局。在城区,新建体育中心、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一批文化基础设施,加快亚新影视城建设进度,确保2012年初投入使用,丰富城市居民的文化生活;在农村,以乡镇文化站、村(社区)活动中心、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为抓手,建设一批文化广场、村图书室、文化戏台,力争到2015年底全面完成20个乡镇(场)的文化站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满足农民的基本文化需求。二是围绕群众所盼创作品。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高度重视培育各类专业和业余文艺人才,狠抓优秀文化艺术作品创作,重点以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为龙头,每年推出一批“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具有县域特色的文化艺术精品。三是围绕群众所想搭载体。以开展文化艺术节、文化“三下乡”(送戏、送书、送电影)、农历正月十三大游行、农历三月三显圣殿庙会等活动为载体,利用流动舞台车开展送戏下乡活动,大力实施“2131”电影放映工程,加快建设“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文化服务。
深化改革,坚持在繁荣中创新。按照中央、省、市的部署,突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文工团、广电网络公司等改革重点,积极稳妥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一是改革用人制度。按照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统一要求,对文化事业单位重要岗位实行竞争上岗制,对原在编在岗人员实行全员合同制、岗位聘用制。二是改革分配制度。按照多劳多得的原则,以县文工团为试点,实行档案工资和岗位工资分离,单位自己创收部分按全年参演场次进行分配,进一步调动文化单位的工作积极性。三是建立奖惩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考核奖惩制度,对获得国家、省、市、县级创作、演出大奖的分别给予现金奖励,鼓励创作文艺精品,为群众提供更加丰富的精神食粮。四是建强文化人才队伍。针对各类人才的不同特点和成长规律,采取 “请进来”、“走出去”、“以岗代培”、民间艺人评选等方式,着力培养一支业务精湛、善于创新的基层文化人才队伍,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共享成果,坚持在创新中提升。提升县域文化水平,重在做好文化与旅游、招商、城建的结合文章,推动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变,促进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一是以文化促旅游。文化是旅游产业发展的灵魂。在发展旅游经济的过程中,立足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和人文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的优势,以文化含量充实旅游内涵,以旅游项目展示文化内蕴,以文化品牌提升旅游层次。未来几年,房县将强力实施诗经文化园、庐陵王城、诗经大道等一批文化项目,与西安联合推介旅游,引进《长恨歌》、《梦回大唐》等精品节目在庐陵王城内表演,使庐陵王城成为展示盛唐风貌的重要平台,成为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品牌,推进文化与旅游互融共进,相互提升,实现双羸。力争通过3至5年的努力,把房县打造成名副其实的“全国生态文化旅游名县”。二是以文化促招商。走出传统资源型招商模式,大力开展文化招商,以诗经文化艺术节、“双野”采风等活动为载体,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之路,切实提高招商实效。三是以文化促城建。城市建设必须以文化的眼光来谋划布局,增强文化内涵,体现更多的人文关怀。围绕建设十堰南部中心城市的目标,在规划、建设上融入房陵文化元素,大力开展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三城联创”活动,不断提升城市品位。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张慧彬深入门古寺镇慰问困难群众
分享到

© 2017 今日房县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