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群众公认为标准配班子选干部 房县乡镇换届“换”出新风气新活力新思路
2011/11/18 作者
本报讯 (通讯员饶正涛 代新成 李胜华) “全县乡镇换届纪律知晓率100%,全县乡镇换届风气总体评价满意率98.78%,全县乡镇换届治理拉票效果总体评价满意率达99.39 %......”这是我县在10月底前结束的乡镇换届工作向群众交出的“答卷”。我县把充分发扬民主贯穿始终,认真组织了20个乡镇(场)党委的换届工作,整个换届工作运行平稳、程序规范、风清气正,“换”出新风气、新活力、新思路。
严明换届纪律,“换”出新风气
换届风气关系换届成败。县委按照“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的要求,换届工作还未启动,全县已进行分层“1+X”覆盖式谈心谈话1680多人次,其中县委书记对乡镇党委书记、组织部长(副部长)对乡镇班子成员谈话面达100%。为让人人知晓“5个严禁、17个不准和5个一律”等换届“红线”,全县集中开展换届纪律专题教育和守纪承诺,统一印发《警示案例》17500余份,编发《手机短信》2万余条。同时,在房县电视台、房县党建网和各单位《党务公开栏》广泛宣传换届纪律,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组织纪律观念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切实做到讲政治、讲党性、顾大局、守纪律。
鲜明用人导向,“换”出新活力
“导向正则党风正,民心顺。”县委明确提出换届中要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切实使选拔出来的干部组织放心、群众满意,让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者得利。
为确保提出的新一届乡镇领导班子预备人选符合乡镇实际、符合组织要求,县委统一印制公示公告,下发各村社区、各基层党支部张贴,让党员群众了解人选基本情况。乡镇党代会或党员大会召开前3天,组织人选到基层实地调研,了解人选工作作风和有组织地宣传介绍候选人。乡镇党代会大会主席团通过预备人选后,还召开党员代表大会,逐一介绍人选履历及业绩,让党员群众进一步了解人选的综合能力。
在换届中,我县还先后采取“四方联推四轮差额”等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为乡镇领导班子换届选拔后备人选152人次。通过换届,新一届乡镇党政领导干部队伍的年龄、文化、性别结构进一步优化。新一届乡镇党政正职的平均年龄38.96岁,较换届前下降3.6岁,在185名领导班子成员中,研究生学历5人,大学学历81人,大专学历83人。一批懂新兴产业、现代农业、经济社会管理年轻干部充实进领导班子,为能者创造了条件,为强者提供了舞台。
凝聚民众智慧,“换”出新思路
代表选得好,思路才谋得准。我县突出从具有较强议事能力和联系党员群众能力、带头创先争优的党员中推选代表,各乡镇通过充分发扬民主,好中择优,产生了一支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先进性的乡镇党代表队伍。基层一线党员、发展能手党员、非公企业党员、外出务工党员、先进模范人物党代表组成了各乡镇党代表队伍的主体。47名文化素质高、群众评价好的大学生村官党员首先出现在乡镇党代表队伍中,为乡镇党代表队伍增添了新活力。
代表是桥梁,群众是主体。我县在充分发挥党代表作用的同时,敞开党代会的大门,走进群众的家门,以起草党委工作报告为抓手,通过开展座谈会、发出征求函等形式,开门纳谏。乡镇党委班子成员分头深入到所联系的站所和村组,与党员、群众一起开展讨论,共征求意见与建议2610条,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共同思发展、议发展、抓发展的氛围愈加浓厚,加快发展、建设新农村的干劲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