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局 至 上 ——房县全力推进十房、谷竹高速公路拆迁工作纪实
2010/6/1 作者 ● 记者 况建斌 通讯员 代启和 李旭东
2009年11月18日,十 (堰)房(县)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在土城镇塘埂村正式开工建设;
2009年12月26日,谷竹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在武汉东西湖隆重举行开工仪式;
2010年4月20日,谷竹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房县段拆迁安置工作全线启动
2010年4月25日,十(堰)房(县)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主线拆迁全部完成。
半年来,房县针对十房、谷竹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难度大的特点,坚持以人为本、有情征迁原则,认真践行“重任当前树信心,具体部署求细心,面对群众讲爱心,扎实工作靠耐心,难点攻坚下决心”的“五心”一线工作方法,全县干群以“顾全大局、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敢于胜利”的“拆迁”精神,确保了拆迁安置工作顺利推进。
回顾拆迁工作,县委书记张歌莺县长沈明云感慨地说:“此次拆迁涉及面积之大、建筑成分之复杂、时间要求之紧迫,在房县历史上绝无仅有。”
机遇与挑战诠释勇于担当
十房高速公路、谷竹高速公路的开工建设,使房县迎来千载难逢的机遇;十房高速公路、谷竹高速公路的开工建设,也对房县的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特别是拆迁带来的巨大资金缺口和潜在矛盾隐患,对全县的财政支撑力和社会稳控力提出了新挑战,对全县各级干部的执政水平提出了新考验!
“在拆迁中考验党性、锤炼能力,给全县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2010年2月23日上午,房县召开服务高速公路建设誓师大会,县委书记张歌莺发出总动员,号召广大干部在机遇与挑战面前,真正勇于担当,要求全县上下紧密配合、团结一心加快征地拆迁,合力推进高速公路胜利建设。
“把拆迁当做对自己执政能力的一次检阅,当做对自己素质的一次考验!”全县干部的铮铮誓言,掀开了房县高速公路建设的序幕。
面对巨大的拆迁任务和工作压力,房县县委、县政府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在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和重大挑战面前,全县上下必须牢固树立“慢不得”的危机感、“等不起”的紧迫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把思想统一到“解放思想,顺势而为,借机发力,提速进位”工作主线上来,把行动统一到全力推进高速公路建设等一批重大项目上来,把力量集中到当前的拆迁安置上来,全面完成两条高速公路征地拆迁、安置工作。
在谈到全县干群全力服务高速公路建设时,县长沈明云深有感触地说:“在拆迁安置工作中,全县上下以大局为重、紧密配合、团结一心、迎难而上,这既是责任感的高度体现,更是勇于担当精神的生动诠释。”
率先垂范奏响拆迁之歌
只要能挤出一点儿时间,县委书记张歌莺就出现在拆迁户家中,问情况,谈想法,听意见;只要能帮助群众解决一个问题,县长沈明云就不辞辛苦地深入拆迁现场调研,现场办公;只要稍微留意,县四大家班子的身影就出拆迁户家中,一户一户做工作,中午吃盒饭、喝矿泉水,一天到晚坚持在拆迁现场……
县领导的模范带头作用树立了一个崭新的标杆,房县两条高速公路建设协调指挥部的同志们,白天奔波在拆迁现场,爬高上低,一个个脚上磨起了水泡,鞋上长出了“眼睛”,晚上工作到深夜更是家常便饭……
“这次拆迁的任务太大、时间太紧,再苦再累也要把工作干好!一种历史的责任感在起作用……”这是窑淮乡谷竹高速公路常务指挥长李吉峰“拆迁日记”中的一段话。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怎能不关心国家的建设?这是全县人民的大喜事,拆迁结束后我再继续住院。”白鹤镇长龙村支部书记赵大武同志躺在市太和医院病床上在电话中对白鹤镇谷竹高速公路指挥部同志这样说。
土城镇通省村党支部书记王厚桥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着拆迁的安排:3月6日,在镇上开服务高速公路建设动员大会;3月7日,村开拆迁户动员会;3月8日,入户逐户宣传动员;3月9日,签订协议书15份;3月10日、11日、12日,全村涉及到的41户拆迁户全部签订协议;3月25日,全村41户拆迁户全部拆迁,主要工作转入建房安置阶段……
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动,使社区、村组党员干部也纷纷带头,主动配合测量、签字、拆迁。全县先后进行了5次大规模集中拆除活动,拆迁高潮迭起,没有安全事故发生,整个拆迁进展顺利。
以人为本锃亮和谐之光
“两条高速公路的开建,是省市各级领导对房县的大力支持和对房县人民的深切关怀,是房县实现后发赶超的着力点和关键点。我们要把关怀和支持化作奋进的动力,以只争朝夕的精神,让高速路又好又快地长出来、飞起来。”县委书记张歌莺的每一次动员,让各级干部摩拳擦掌、热血沸腾。
“最大限度维护好、保护好涉迁群众的合法利益,同时对无理纠缠、阻碍工程进度行为进行坚决打击,做到‘让政策清清楚楚,让群众明明白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阳光拆迁、和谐拆迁!”县长沈明云的话,为整个拆迁工作指明了方向。
土城镇通省村村民王敦顺,去年花十几万元才建起的新房还没来得及搬进去住,又赶上十房高速开建。在工作队告知他并送去相关政策宣传资料的当天,他当即表示率先拆迁,决不拉全县的后腿。住在临时租的房子里,看到自己的房子被一点点拆除,他动情地说:“我是党员,我理应率先带头,为国家大建设作点小牺牲、小贡献,我感到非常荣幸。”
城关镇白土村村民宋学凤也是全县动迁较早的户主之一。她高兴地告诉记者:“工作组到我家宣传动员后,第二天就主动与村镇签订了拆迁协议书。修高速公路对子孙后代有好处,对全县发展有好处。要大力支持。”在她的带动下,9户邻居顺利拆迁。
“俺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一下子要离开,心里真不是个滋味儿。可为了房县能成功修建高速公路,俺牺牲一点,值!”这是桃园社区的刘福云发自肺腑的心声。可当她带头签字、交钥匙时,婆婆敲着盆儿和她吵,儿子也不同意,说如果她签字要断绝母子关系。这一切,她都没有理会,郑重地在拆迁协议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的确,开始部分群众不理解拆迁,为做工作,很多拆迁工作人员只好骑摩托车,趁夜色找思想积极的先进分子商量对策。有的实在无法见面,就只好不断打电话,以此推进工作。白鹤镇工作人员冯顺武为了做好一户的工作,一天打了50元电话费!
县交通局局长王义平带领11名工作队员,租房居住,自己起伙,连续10天奋战在该村,包保的22户已全部签订拆迁安置协议,并拆除房屋,目前正在协调商定建房安置工作。
县人防办包保工作队连续一个星期走村串户奋战在基层,中午靠方便面充饥……
春风化雨般的工作,使很多群众从不情愿到开始主动配合。“舍小家为大家,早拆旧家搬新家!”逐渐成为涉迁群众的共识!
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让我们深受感动!老百姓最可爱、最可敬!”看着越来越多的群众主动争着丈量、签字、搬迁,拆迁人员也深受感动。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干群合力,整个工作不断提速,直至圆满结束。
舍小家为大家,拆一家为万家。正是广大群众顾全大局的高尚胸怀,为全力快速推进两条高速公路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今,武神公路房县段已全面竣工,十房、谷竹高速公路的各项建设如火如荼地开展,新的房县“大交通”已现雏形;还有马不停蹄的区域开发、道路管网建设,还有即将展现出来的新农村小区,居住标准和外部环境、配套服务设施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回想刚刚过去的拆迁工作,全县干群都觉得心里很踏实而且自豪。而“顾全大局、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敢于胜利”的“拆迁”精神,已成为房县今后各项工作的巨大动力。我们相信,有两条高速公路“拆迁”精神这根支柱,房县的明天一定更美好!
2009年12月26日,谷竹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在武汉东西湖隆重举行开工仪式;
2010年4月20日,谷竹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房县段拆迁安置工作全线启动
2010年4月25日,十(堰)房(县)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主线拆迁全部完成。
半年来,房县针对十房、谷竹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难度大的特点,坚持以人为本、有情征迁原则,认真践行“重任当前树信心,具体部署求细心,面对群众讲爱心,扎实工作靠耐心,难点攻坚下决心”的“五心”一线工作方法,全县干群以“顾全大局、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敢于胜利”的“拆迁”精神,确保了拆迁安置工作顺利推进。
回顾拆迁工作,县委书记张歌莺县长沈明云感慨地说:“此次拆迁涉及面积之大、建筑成分之复杂、时间要求之紧迫,在房县历史上绝无仅有。”
机遇与挑战诠释勇于担当
十房高速公路、谷竹高速公路的开工建设,使房县迎来千载难逢的机遇;十房高速公路、谷竹高速公路的开工建设,也对房县的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特别是拆迁带来的巨大资金缺口和潜在矛盾隐患,对全县的财政支撑力和社会稳控力提出了新挑战,对全县各级干部的执政水平提出了新考验!
“在拆迁中考验党性、锤炼能力,给全县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2010年2月23日上午,房县召开服务高速公路建设誓师大会,县委书记张歌莺发出总动员,号召广大干部在机遇与挑战面前,真正勇于担当,要求全县上下紧密配合、团结一心加快征地拆迁,合力推进高速公路胜利建设。
“把拆迁当做对自己执政能力的一次检阅,当做对自己素质的一次考验!”全县干部的铮铮誓言,掀开了房县高速公路建设的序幕。
面对巨大的拆迁任务和工作压力,房县县委、县政府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在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和重大挑战面前,全县上下必须牢固树立“慢不得”的危机感、“等不起”的紧迫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把思想统一到“解放思想,顺势而为,借机发力,提速进位”工作主线上来,把行动统一到全力推进高速公路建设等一批重大项目上来,把力量集中到当前的拆迁安置上来,全面完成两条高速公路征地拆迁、安置工作。
在谈到全县干群全力服务高速公路建设时,县长沈明云深有感触地说:“在拆迁安置工作中,全县上下以大局为重、紧密配合、团结一心、迎难而上,这既是责任感的高度体现,更是勇于担当精神的生动诠释。”
率先垂范奏响拆迁之歌
只要能挤出一点儿时间,县委书记张歌莺就出现在拆迁户家中,问情况,谈想法,听意见;只要能帮助群众解决一个问题,县长沈明云就不辞辛苦地深入拆迁现场调研,现场办公;只要稍微留意,县四大家班子的身影就出拆迁户家中,一户一户做工作,中午吃盒饭、喝矿泉水,一天到晚坚持在拆迁现场……
县领导的模范带头作用树立了一个崭新的标杆,房县两条高速公路建设协调指挥部的同志们,白天奔波在拆迁现场,爬高上低,一个个脚上磨起了水泡,鞋上长出了“眼睛”,晚上工作到深夜更是家常便饭……
“这次拆迁的任务太大、时间太紧,再苦再累也要把工作干好!一种历史的责任感在起作用……”这是窑淮乡谷竹高速公路常务指挥长李吉峰“拆迁日记”中的一段话。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怎能不关心国家的建设?这是全县人民的大喜事,拆迁结束后我再继续住院。”白鹤镇长龙村支部书记赵大武同志躺在市太和医院病床上在电话中对白鹤镇谷竹高速公路指挥部同志这样说。
土城镇通省村党支部书记王厚桥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着拆迁的安排:3月6日,在镇上开服务高速公路建设动员大会;3月7日,村开拆迁户动员会;3月8日,入户逐户宣传动员;3月9日,签订协议书15份;3月10日、11日、12日,全村涉及到的41户拆迁户全部签订协议;3月25日,全村41户拆迁户全部拆迁,主要工作转入建房安置阶段……
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动,使社区、村组党员干部也纷纷带头,主动配合测量、签字、拆迁。全县先后进行了5次大规模集中拆除活动,拆迁高潮迭起,没有安全事故发生,整个拆迁进展顺利。
以人为本锃亮和谐之光
“两条高速公路的开建,是省市各级领导对房县的大力支持和对房县人民的深切关怀,是房县实现后发赶超的着力点和关键点。我们要把关怀和支持化作奋进的动力,以只争朝夕的精神,让高速路又好又快地长出来、飞起来。”县委书记张歌莺的每一次动员,让各级干部摩拳擦掌、热血沸腾。
“最大限度维护好、保护好涉迁群众的合法利益,同时对无理纠缠、阻碍工程进度行为进行坚决打击,做到‘让政策清清楚楚,让群众明明白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阳光拆迁、和谐拆迁!”县长沈明云的话,为整个拆迁工作指明了方向。
土城镇通省村村民王敦顺,去年花十几万元才建起的新房还没来得及搬进去住,又赶上十房高速开建。在工作队告知他并送去相关政策宣传资料的当天,他当即表示率先拆迁,决不拉全县的后腿。住在临时租的房子里,看到自己的房子被一点点拆除,他动情地说:“我是党员,我理应率先带头,为国家大建设作点小牺牲、小贡献,我感到非常荣幸。”
城关镇白土村村民宋学凤也是全县动迁较早的户主之一。她高兴地告诉记者:“工作组到我家宣传动员后,第二天就主动与村镇签订了拆迁协议书。修高速公路对子孙后代有好处,对全县发展有好处。要大力支持。”在她的带动下,9户邻居顺利拆迁。
“俺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一下子要离开,心里真不是个滋味儿。可为了房县能成功修建高速公路,俺牺牲一点,值!”这是桃园社区的刘福云发自肺腑的心声。可当她带头签字、交钥匙时,婆婆敲着盆儿和她吵,儿子也不同意,说如果她签字要断绝母子关系。这一切,她都没有理会,郑重地在拆迁协议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的确,开始部分群众不理解拆迁,为做工作,很多拆迁工作人员只好骑摩托车,趁夜色找思想积极的先进分子商量对策。有的实在无法见面,就只好不断打电话,以此推进工作。白鹤镇工作人员冯顺武为了做好一户的工作,一天打了50元电话费!
县交通局局长王义平带领11名工作队员,租房居住,自己起伙,连续10天奋战在该村,包保的22户已全部签订拆迁安置协议,并拆除房屋,目前正在协调商定建房安置工作。
县人防办包保工作队连续一个星期走村串户奋战在基层,中午靠方便面充饥……
春风化雨般的工作,使很多群众从不情愿到开始主动配合。“舍小家为大家,早拆旧家搬新家!”逐渐成为涉迁群众的共识!
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让我们深受感动!老百姓最可爱、最可敬!”看着越来越多的群众主动争着丈量、签字、搬迁,拆迁人员也深受感动。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干群合力,整个工作不断提速,直至圆满结束。
舍小家为大家,拆一家为万家。正是广大群众顾全大局的高尚胸怀,为全力快速推进两条高速公路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今,武神公路房县段已全面竣工,十房、谷竹高速公路的各项建设如火如荼地开展,新的房县“大交通”已现雏形;还有马不停蹄的区域开发、道路管网建设,还有即将展现出来的新农村小区,居住标准和外部环境、配套服务设施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回想刚刚过去的拆迁工作,全县干群都觉得心里很踏实而且自豪。而“顾全大局、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敢于胜利”的“拆迁”精神,已成为房县今后各项工作的巨大动力。我们相信,有两条高速公路“拆迁”精神这根支柱,房县的明天一定更美好!